锣鼓多是社火的乐队,锣鼓群的大小、阵容、声势对社火的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独立的社火节目,南原有“百面锣鼓”,北原有“挎鼓子”。 “百面锣鼓”兴起于南原城北村,是旧时该村“三社”(东华社、南金社、西城社)的鼓乐,所以又名“城北锣鼓”。清乾隆年间,城北村徐乾元、樊典将古时的鼓式改编定型为现有的四种打法:《打五元》、《五子夺魁》、《狗嘶咬》、《老锣鼓》。“百面锣鼓”是每年元宵佳节时,“三社”为庆五谷丰登而大摆社火时的专用节目。社牌上写的“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是其宗旨的自白。民国24年(1935),城北人因喜遇丰年,大闹社火,观众达万人。1950年元旦,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三社”又联合演出了百面锣鼓。此后,每逢过节或有重大庆典皆有百面锣鼓演出。1982年,电影《追索》在韩拍摄,百面锣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摄入了镜头。 百面锣鼓声势雄壮,阵容宏伟。一面大鼓居中,4面小鼓环列,40面大锣、40面铙钹分列左右,两名指挥人手持摇杆指挥,一旦敲起,节奏分明,鼓乐喧天,气势磅礴,声闻数十里。群众编口诀道:“百面锣,随大鼓,铙钹隔,手锣补,看花梢,数小鼓,看气势,象猛虎。”百面锣鼓传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反映了群众欢腾的情绪。 “挎鼓子”是一种祀神锣鼓。相传元朝灭金之后,为庆贺胜利,军乐队敲锣打鼓,后人沿袭下来,作为祭祀法王的鼓乐。据说,旧时鼓手头戴红缨凉帽,身披黄马褂,腰束白色布裙,足蹬战靴,马步蹲裆式击鼓。击鼓时仰面朝天,保留有蒙古骑士的特点。“挎鼓子”的乐器,除鼓,锣、铙钹、马锣外,还有“嗡号”即“海螺”领奏,带有古时军乐的遗迹。“挎鼓子”的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等。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连击鼓边铁钉而发出的酷似野兽饿急磨牙齿的声响,模拟逼真,技巧高超。 “挎鼓子”表演时,离不了“绕杆子”。这种“绕杆子”和“百面锣鼓”的指挥杆不同,不是为了指挥鼓手,而是为了渲染气氛。以前多是男扮女装绕绕杆子,解放后开始由装束时髦的姑娘代替。这些姑娘身着艳服,眼戴墨镜,手执饰有彩绸花束和串串银铃的长绕杆,英武多姿。每当挎鼓队进城表演,常有十几杆,甚至几十杆绕杆子相随。表演时,鼓声激越,铙钹声飞扬,几十杆绕杆上的五彩花束在鼓手上空上下翻飞,场面十分动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