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唢呐 韩城唢呐,以乐器定名,又叫“响子”,亦称“龟兹”。是韩城民间流行的一种吹打乐,主要用于农家丧葬仪式中。乐器以中音唢呐为主,配以大锣、小鼓、小钗等。唢呐曲牌大多是丧事专用曲。《小开门》、《雁落沙滩》等,凄凉哀婉,《地蕾花》为丧舆在行进中吹用。部分曲牌则是艺人从别的音乐中引进的。《将军令》是将11个戏剧曲牌串联到一块吹奏,而《道情》、《十字歌》则吹奏的是韩城秧歌的曲调。技艺精湛的吹奏艺人常用唢呐“卡”戏,即用中低音唢呐吹奏戏曲唱段。近年来流行歌曲也作为吹奏曲目,常能听到唢呐演奏的有《十五的月亮》、《济公》等。 唢呐班的组成,是由一家或几个人自愿结成的班社。韩城祖传的唢呐世家有杨村薛家、新村的康家、城北巷的王家。薛家已故名艺人薛自来、薛智田,吹奏技术精湛,饮誉韩原。王家艺人王稳抗,擅长吹奏一些高难度的曲牌,能给人以清新悦耳品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韩城唢呐班最多达13家,唢呐艺人达120余人。1986年10月,市文化馆评比验收了全市唢呐班。合格者发以证书,从而使民间音乐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规的途径。 第二节 群众歌咏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抗战歌曲在城乡青年中广为流行,《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激励不少青年人走上抗日前线。 1947年韩城第一次解放,象山中学音乐教师姚子清,首先向全校师生教唱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陕北道情》等,并组织师生合唱团,对外演出,慰问驻韩部队。 1948年韩城第二次解放,象山中学师生除排演了十多个戏剧节目外,还学习了几十首革命歌曲,如《好八路》、《南泥湾》等。后来,参加演出队的大部分学生被招进大荔文工团。 1952年,象山中学举办有150多名师生参加演出的大型音乐会,演唱中外歌曲200多首。次年,象中合唱团又排练了《英雄战胜了大渡河》等五首多声部混声合唱,演出后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简短易学的革命歌曲通过夜校,妇女识字班和民兵、青年团组织在青年人中很快得以推广。农村中的有线广播也成了青年人学唱革命歌曲的好老师。 1966~1976年“文革”动乱中,除造反派的宣传队有演出活动外,群众歌咏的内容多是语录歌和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歌曲。 1984年,市总工会组织了《社会主义好》歌咏比赛,1985、1986两年又分别组织了金秋歌赛和长征歌赛。同时,韩城矿务局也举办了矿区首届歌曲大奖赛。 1989年8月,中共韩城市委宣传部和韩城市文化局联合主办了韩城市‘四热爱①’歌咏大赛,市委、市政府负责人全部登台演唱,参赛人数超过千人,阵容庞大,声势磅礴,为建国以来所仅有。 注①: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解放军。
第三节 群众舞蹈 抗日战争中,韩城县各小学,特别是女子小学,常以舞蹈的形式进行文艺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同时,韩城中学还编演了《蝴蝶舞》。解放后,韩城象山中学于1952年创编了《猪八戒背媳妇》,这是本市最早编演的舞剧,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期间,舞蹈随着“造反派”的宣传队,走向社会,但其内容多是当时政治口号的图解。至于当时在群众中普遍推行的“忠字舞”,则更是缺乏艺术色彩的。 1979年以来,舞蹈发展迅速,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前丰富。本市文化馆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丰收乐》,在陕西省第二届音乐舞蹈汇演中获创作、演出一等奖。1984年以后,在城市部分青年中掀起一股交谊舞热、迪斯科热。1988年元旦,韩城市剧团演出的秧歌舞《闹社火》在渭南地区第二届艺术节,荣获编舞、演出一等奖。此后,市文化馆每年暑假都要举办一期少儿舞蹈集训班,先后共举办了5期,培训小学员200余人,引起社会的关注。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