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迷胡的形成与发展 本县为东路迷胡的产地,县境内绝大部分村庄均有迷胡班社组织,剧目亦极丰富。多年来民间流传广泛,老幼妇孺皆能哼唱,是本县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迷胡原称“曲子”、“小曲”。它的渊源从伴奏音乐看,北曲是以丝竹弦索为主器,而无大锣大鼓,迷胡的早期清唱(地摊子)伴奏音乐仅用梆子、铃铃、碟子等,后来逐渐加上三弦、板胡和四页瓦(四片竹板)等。从迷胡的曲调格律看,其“月起月落”、“背起背落”、“先背后月”、“先月后背”与元杂剧套曲相类似,故迷胡与北曲是有血缘关系的。 据《汉书》《隋书》载:杨素、杨辉,家蓄优伶,雅美鼓瑟,常作舞歌唱,聊以自娱,其韵曲有“伊优而呀”之腔,此种声腔,与今之迷胡相仿佛,故迷胡的形成,当受其影响。 迷胡在华阴又称“竹马”。人们在庙会节日,腰系竹马(以竹编的马形),口唱小曲(迷胡)载歌载舞。也有在开演前,跑马念曲,以招徕观众的,故称“竹马”。迷胡“太平调”等中的唱法和佛曲的念法,诸多类似,如佛曲念完一段后,有“啊弥陀佛”、“弥陀佛”,而太平调的尾声亦有“太平年”、“年太平”的唱法,故迷胡与佛曲也有其源流关系。 元代是杂剧的鼎盛时期,故华阴迷胡,当孕育于元代,至明代由“地摊子”清唱上升到高台演唱,清代始才广泛流行。清道光年间(1821—1850),本县赵坪村(今硙峪乡坪塬村)迷胡艺人张某曾领班,把迷胡传播到湖北老河口等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该村张登卯也领班到老河口演唱过迷胡。 民国十年(1921),亭子巷党回儿(清魁)半职业“风搅雪”戏班,有迷胡名艺人郭让娃(须生)、张捆住(瞪眼丑)、景瑞亭(青衣)、任占魁(旦)、李妙义(活文家)等搭班唱戏。活动于二华、潼、朝、同、合、澄、蒲等县及晋南、豫西、商洛等地。每与秦腔戏班对台,常以音乐地道动听取胜。有些班社曾赴西安演出,观众赞不绝口,博得胜彩。乡村各业余迷胡班社,经常演唱,涌现出一批土生土长、才华出众的民间艺人。群众中流传着“观北的升子,油巷的斗,长熬七怪自来走,王村双喜,渭北同喜,段村郭罗,土洛坊长河”等名艺人辈出,其时全县迷胡班社40多个,艺人300余人。如姚村、南营、赵坪、沙渠、南栅、东栅、土洛坊、西阳、北洛、南肖堡、焦镇、上营、竹峪、台头、桃园堡、司家、康营、苗家、马村、小寨子等村,均为有名的“迷胡窝窝”。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名艺人吴思迁、崔春华、郑思公等赴商洛、豫西、晋南、甘肃和湖北等地卖艺糊口,华阴迷胡遂流播于陕、甘、鄂、晋、豫的部分地区。 新中国建立后,迷胡剧种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6年,华阴县剧团参加了陕西省戏曲会演,博得好评,获多项奖。是年本县举办了民间文艺会演,业余迷胡团社参加的有10多个,出现了不少新秀。1962年,本县召开了迷胡老艺人座谈会,老艺人们献演了迷胡传统戏《老换少》、《四岔捎书》等剧目,挖掘出一些失传多年的曲牌、唱腔,并举办了拜师会。随后县迷胡剧团武打戏《打钉缸》盛极一时。1976年,县迷胡剧团排演《海港》中“壮志凌云”一场,陕西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甘肃、宁夏等省台复制转播。1982年、1986年县迷胡剧团参加了陕西省和渭南地区会演,获奖多项。 迷胡音乐 弦乐有三弦、板胡、二胡;管乐有笛子、大小锁呐;水水(碰铃)为主要击节乐器,四页瓦为主要乐器、舞台不用;打击乐有板鼓、牙子、梆子、手锣、勾锣、铙钹、铰子、堂鼓、战鼓等(早期没有堂鼓、战鼓,搬上舞台后从秦腔中吸收过来)。50年代以后,逐渐加上扬琴、斗胡等民族乐器以及大提琴、小提琴、小号、圆号、长号等西洋乐器。 迷胡是由民间的情歌、樵歌、童谣、小调发展起来的,抒情味浓,雅俗共赏。曲调缠绵悱恻,活泼明朗,喜怒哀乐,随性而发,感染力强,使人听之入迷,故而称“迷胡”。它的语言淳朴健美,纯实简炼,富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在表现形式上,有善于表演现代戏的特点。 本县流行之东路迷胡曲调独具一格,婉转动听。几十年来新老艺人不断探索实践,对“岗调”、“采花”、“紧五更”、“银扭丝”、“说道情”、“太平调”等10多个调加以改进,70年代,县剧团对《海港》中“壮志凌云”一场,在前改革的基础上,有了大的突破,很受省内外迷胡爱好者的欢迎。80年代排练《如今村里的年轻人》时,把架子鼓和电声乐器用入该剧,形成了“迷胡迪斯科”,对剧情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配合和烘托作用。 从50年代的曾刚、张长兴,70年代的黄瑞龙,到80年代的杨甫勋等音乐工作者,不断挖掘整理,查清华阴迷胡唱腔曲牌有151个,伴奏谱19个,演奏曲牌36个。具体名称,记述于后: 华阴迷胡唱腔曲牌有: 1.月调;2.硬月调;3.软月调;4.月调尾;5.斩句月调;6.背弓;7.背弓起;8.斩字背弓;9.花背弓;10.背弓——一串铃;11.背弓——溜梯子;12.背弓一套莲香;13.背弓套莲香(带巴背弓);14.软背弓;15.背弓尾;16.花背弓尾;17.背弓套五更;18.罗江怨;19.斩字罗江怨;20.老龙哭海;21.金钱(雁海沙滩);22.金钱;23.反金钱;24.金钱吊葫芦;25.吹调;26.斩字句吹腔;27.五更;28.老五更;29.快五更;30.慢五更;31.塌板五更;32.二流五更;33.慢五更代板;34.哭五更;35.五更落;36.五更代板;37.紧五更;38.代刺五更;39.五更——串铃;40.边关;41.十字慢;42.十字断;43.黄龙滚;44.龙滚套紧诉;45.高滚;46.翻滚;47.翻滚起;48.翻滚落;49.滚白;50.反片;51.反片套滚尾;52.十大片;53.大十片;54.五更鸟;55.十片拉坡;56.十字断;57.琵琶;58.琵琶尾子;59.纱窗;60.韵调;61.祭调;62.小乔祭灵;63.长城;64.慢长城;65.长城尾;66.苦道情;67.说道情;68.道情——一串铃;69.太平年;70.两头忙;71.两头慢;72.慢诉;73.慢诉落;74.慢诉起坡;75.紧诉;76.斩字句紧诉,77.紧诉引子;78.紧诉——一串铃;79.紧诉尾;80.西京;81.慢西京;82.紧西京,83.二流西京;84.西京引子;85.西京尾子;86.西京代落;87.东调;88.东京;89.珍珠倒卷帘;90.采花;91.采花(劳子、平调);92.劳子;93.四平;94.斩字句采花;95.采花——一串铃;96.尖尖花;97.剪边;98.银纽丝;99.银钮丝;100.山茶花;101.打莲香;102.山茶花——一串铃;103.戏秋千;104.戏秋千——一串铃;105.闪扁担;106.闪断桥;107.岗调;108.二流岗调;109.花岗调;110.勾调;111.勾调代落;112.斩字句勾调;113.斩字句勾调尾子;114.勾调落;115.一串铃;116.一滴油;117.三六调;118.五里墩;119.十里墩;120.五柱香;121.六月花;122.十大对;123.凄凉;124.大凄凉;125.小凄凉;126.绣荷包;127.拉船花;128.杂货调;129.哪呼调;130.闹子调;131.闹号调;132.霸王鞭;133.打枣杆;134.钉缸调;135.下地川;136.螃蟹调;137.划拳调;138.放风筝;139.相面;140.打夯调;141.锁呐调;142.梳油头;143.刮黄风;144.结鸳鸯;145.赛翠;146.南瓜蔓,147.满江红;148.小放牛;149.莲花落;150.捎板;151.摘南瓜。 伴奏谱有: 1.慢五更;2.五更;3.西京(一);4.西京(二);5.紧西京;6.越调(软)(一);7.越调(硬)(二);8.越尾(带斩),9.长城;10.琵琶;11.剪剪花(剪边)(一);12.剪剪花(带斩)(二);13.采花(劳子、平调);14.银纽丝;15.山茶花(莲香);16.反片;17.紧诉;18.勾调(带斩);19.岗调。 演奏曲牌有: 1.西京牌子;2.鼓耶调;3.八板(一);4.八板(二);5.大金钱;6.柳生芽(一);7.柳生芽(二);8.祭灵(一);9.祭灵(二);10.文杀妲姬;11.武杀妲姬;12.凤箫楼;13.银纽丝(一);14.银纽丝(二);15.凤凰三点头;16.司车调;17.戏虫虫;18.佚名(一);19.佚名(二);20.大升帐;21.割韭菜;22.纱帽齿;23.重台;24.游板(一);25.游板(二);26.游板(三);27.游板(四);28.长城过门(一);29.长城过门(二);30.长城过门(三);31.长城过门(四);32.西京过门(一);33.西京过门(二);34.琵琶过门(一);35.琵琶过门(二);36.琵琶过门(三)。 迷胡剧目 华阴迷胡剧目繁多,内容丰富。民间传统剧目有130多本(折),生活小戏居多,大本戏较少,题材多取于民间,反映婚姻爱情,嘲讽时弊,诙谐风趣。部分剧目还取材于历史小说。近年来迷胡现代戏多于传统戏。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