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花鼓子系民间歌舞型的小戏曲。多在举办灯会社火、迎神庙会、婚丧喜庆时演出。清代已很盛行。旬阳花鼓戏属川东、鄂陕间的二棚子弦子(筒子)调体系,因唱腔和伴奏方式的不同,又有“大筒子”、“二棚子”、“八岔”、“七岔”之分。“大筒子”指的是唱腔有“大筒子”(或叫“胖筒筒”)乐器作伴奏的戏。剧目如《蓝桥会》、《打芦花》等;“二棚子”则泛指区别于“大戏”(即能演大本头、行头齐全、角色皆备的大剧种“汉调二簧”等)和“小戏”(旬阳称“皮影”戏为“小戏”),而包括“大筒子”、“八岔”、“七岔”等在内的多种剧种和形式。“八岔”又分“阳八岔”、“阴八岔”和“七岔”,以湖北荆州、襄阳、郧阳、房县等地流行的“打锣腔”(又称“罗罗腔”)为主调,用锣鼓伴奏。另外“灯会社火”中的“彩船”、“彩车”即兴演唱时的唱腔和形式亦叫“打花鼓子”。清末至民国年间有许多以演“花鼓戏”为主的“二棚”班子活跃在本县农村各地。如庙岭河胡四红二棚班子,大神河鲁安治二棚班子,西岔河孙绍强二棚班子以及桐木沟陈子猷、邹恩华等人的二棚班子等。这些班社大都是当地农民组成的,他们农、艺兼顾,定期或不定期的搭班结社,为当地庙会或大户人家的婚丧大事演出。清末,官府曾以其“备诸媟亵,妇女杂观”而有伤风化,明令禁止。 建国后,人民政府曾多次组织文艺工作者对本县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举行会演。“文化大革命”期间,花鼓戏受到了批判和诋毁,演出活动被迫停止,戏箱被作为“四旧”烧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文艺演出活动又得以复苏。各地农村的“花鼓戏”演出有了新的发展。赵湾枫树乡一带以黄胜明、唐国林等艺人为首的二棚班子活跃在旬阳、安康交界的枫树、麻坪、关庙、茨沟等地。1980年旬阳县文化局举办民间艺术调演,唐国林、黄胜明的“跑场花鼓”演出获得奖励。素有“花鼓子窝”之称的庙岭河,还以退休干部康明堂和老艺人梁正明为首组织起了业余剧团。蜀河、棕溪、吕河各地的二棚子班也都相继组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