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戏剧始于清代庙会。清嘉庆元年(1796,黄洋河中游百家湾首建戏楼,给“漆宝祖师”还愿,祈祷水运平安。此后全县在主要寺院先后建戏楼10余座,请外地戏班演出,为县戏剧活动播下了种子。 汉剧(又称汉调二簧)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太平河(今广佛乡境内)周首道,请外地艺人传授,创建汉调二簧“周家班”,自娱为主。此后又请安康汉剧艺人傅范某当教习并带班外出演出。民国元年(1912),县城李东诚组织“篷灯”(又名地棚子)。① 民国6年(1917)胡甫成建立“玩子班”,②张启正组建“曲子班”。③民国10年(1921)后,汉剧在全县盛行,遍及城关、吉阳、狮坪、三阳、大贵、洛河、老县等地。 民国25年(1936),安康籍人唐安泰在城内泰山庙成立“泰和班”,陕南汉剧艺人梁占文、凌安云、曹洪山、玉宝、凤鸣、银贵、蔡安亭等聚集平利,各门角色齐全、演出剧目丰富。民国20~24年(1931~1935),普济罗庆彦、松河熊大有和汝河等地组建皮影班,均以汉调二簧演唱。民国28年(1939),汉剧在县发展到鼎盛时期,计演出传统剧目220本(折)。民国30年(1941)元旦,城关汉剧玩友(即票友)组织“俱乐部”,是年10月更名“平利新剧团”,曾演出大型汉剧《犒师救国》、《胜利归来》等剧目。其演员解放后大部参加了平利汉剧团。 弦子戏,又称“高腔”、“弦子腔”。 弦子腔皮影戏,是县民间独特剧种。起源于清代中期,从“莲花落”敲打说唱演变而成。嘉庆年间,魏汝水田河人李敬模发起创建皮影班。音乐以三弦、胡琴为主,演唱吸取山歌及四川等地高腔的特点。故称“弦子腔”、“高腔”。 皮影戏,继李家班后,连仙河王家班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以李家班传艺成立。至民国前期,全县发展到14个(主要是弦子腔,也有少数用汉二簧演唱的)100余人。 皮影戏设备简单,一班只需五、六人,便于上山串户演出,为群众喜闻乐见。老艺人李敬模、樊礼三等演出剧目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多,代表剧目有《旗牌关》、《锁阳关》、《三盗宝》、《紫金镯》等。1958年县剧团把弦子调搬上舞台,改皮影为人扮演。1960年3月,排演的传统剧《三石二两七》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正式形成了“弦子戏”。1980年2月,县文化馆举办皮影戏调演,组织三个皮影戏班,录制了弦子腔传统剧目唱腔选段。 歌剧、话剧 民国29年(1940)平利籍安康师范学生回县,联合城内教师开始排演歌剧、话剧(旧称“文明戏”)宣传抗日救国,曾排演《朱大嫂送鸡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机关职工和社会青年曾以歌剧形式排演了《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剧目。此后县剧团排演了歌剧《红坪新风》、《红英》、《春水宜人》和话剧《王科长攀亲》、《枪声》等。 1984年10月,地区举办文艺汇演,平利县代表队演出的大型话剧《枪声》,获创作奖、演出一等奖。1989年组织演出了陕南小歌剧《做红花》和《退份子》。 八岔(又称二棚子、筒子戏)、大筒子(又称风搅雪) 系流行在县境北部(时间不详),以花鼓小戏、民间小调演折子戏为主的剧种。县剧团曾用八岔排演《站花墙》、《刘海打樵》,用大筒子排演《红管家》、《墙头记》。 ① 注:用4根竹竿支撑布顶,篷下放一张大方桌、几条凳子,四五人敲打弹唱二簧调历史剧,但不化装。观众自动随便给点钱。 ② 10人以上,在室内坐唱二簧戏,配以管弦和打击乐器,人不化装,也无戏价,多是喜庆日子举行, 主人酒席招待,也有封“红包”致酬的。 ③ 在室内围桌唱曲子(内容有戏文、趣事、爱情、英雄战斗,腔调不同二簧,有月调、钉钢、莲花落等等,独唱帮腔),以三弦为主,敲瓷盘、铜铃作拍,也多在喜庆日、三、五人集中举行,从无营业,不是卖艺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