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光绪年间,石泉汉调二黄戏流行。全县有7~8个皮影戏班,在县城和农村为庙会和私人演出。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各集镇先后成立自乐社、同乐社、业余社团,演唱二黄戏,一时成为群众雅俗共赏,老幼咸宜的娱乐活动。 业余社团经常以“打围鼓子”(又叫打万子)的形式为富贵人家贺喜、祝寿、迎宾。二十六年(1937),城关同乐社自筹资金添置衣箱,经常挂衣演出。各集镇业余剧团不甘落后,二、三年之中,池河、喜河、熨斗、饶峰剧团都购置衣箱,添置道具,经常为庙会和私人演出。 抗日战争时期,时装话剧由旅外读书的青年引进石泉,成了在县境内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最好形式。同时,也有京剧、秦腔、专业或业余剧团来石泉城关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群众性的演出活动。演出的大都是短小精彩的话剧、歌剧、秧歌剧、活报剧等,也排练过《小二黑结婚》、《赤叶河》大型歌剧。1964年禁演传统戏。1967年,石泉汉剧团和各镇业余剧团先后解散。汉调二黄随之消失。1970年,成立石泉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唱“样板戏”和文艺小节目。两河文化站有1个皮影戏班,有时也演出汉调二黄戏。 从1949年到现在,共有30多个外地专业剧团来石泉演出。著名秦腔演员马兰鱼1962年来石泉演出。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1973年来石泉献艺。京剧教练谢迎春于1962年和1983年,两次来石泉剧团辅导排练《四杰村》、《花蝴蝶》等戏。从1985年以后,石泉没有地方剧团,但年年都有外地专业歌舞剧团来县演出。 一、剧种、剧目 (一)剧种 汉调二黄:陕南地方剧种,简称“二黄”,也有称“山二黄”或“土二黄”的。50年代,汉调二黄在石泉空前兴盛,同话剧、歌剧一起广泛流行。80年代后,汉剧濒临消亡边缘。 京剧:抗日战争期间,外地来石泉供职人员逐渐增多,京剧随之在石泉城内流行,乡镇业余汉剧团中,有的增设有京剧组,不时有演出活动。70年代,石泉不仅有京剧“样板戏”清唱流行,还排练演出过京剧样板戏《沙家浜》。 歌剧和话剧: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及建国后,这两种剧种都同时登上舞台。歌剧尤为群众欢迎,得到广泛传播。 (二)剧目 石泉传统剧目有200多出(本戏和折戏)。专业社团经常上演的在100本(折)以上,业余社团经常演唱的也有50本(折)。歌剧和话剧,都是配合形势宣传演出,随演随丢。 在石泉传统剧目中,有大戏剧目和小戏剧目。大戏以唱、做、念、打为主。小戏以上天入地、降妖伏魔的神话戏剧为多。由专业和业余社团搬演的剧目有73个,移植剧目50个。由专业和业余人员创作演出的剧目有16个,整理改编的剧目7个。改编的剧目,多为汉调二黄。创作的剧目,以歌剧为多,话剧、汉调二黄次之。大戏传统剧目主要有《赵氏孤儿》、《将相和》、《三结义》、《过巴州》、《取成都》、《大闹花灯》、《三击掌》、《二度梅》、《天门阵》、《八件衣》、《花田错》、《风波亭》、《二进宫》、《黄天荡》等;皮影戏剧目,主要有《薛家将》、《杨家将》等连台本戏;移植剧目,主要有《仇深似海》、《夺印》、《林海雪原》、《墙头记》、《乔老爷上轿》、《巴山秀才》等;搬演的剧目,有《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抓壮丁》、《血泪仇》、《屠夫状元》等。 二、表演 石泉的汉调二黄业余社团,扮演的角色虽不齐全,但还是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共10个行当。打围鼓,角色不化妆,演员围在一桌,剧目一定,角色口头一分派,锣鼓敲起来,戏就开台了。汉调二黄传统表演的基本特点是,上下场多,场次分场制和程式化。解放后,石泉汉剧团在传统的场次处理和程式表演方面,作过一些改进,但基本套路未变。石泉的汉调二黄艺人,在唱、念、做、打,角色行当以及各自的手、眼、步法,都是按照一套表演程式进行舞台表演的。石泉汉剧团十分重视学习和继承汉调二黄的传统表演程式。1972年底,将10余名学员送往安康汉剧团代培。1980年底招收一批学员,进行了比较正规的训练。[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