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档案 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汉阴县只有档案管理人员,无机构。解放后,始建立机关档案室。1953年3月,县人民政府机关档案室成立,集中保管政府各科室的档案。1956年11月,成立中共汉阴县委机关档案室,负责保管县委各部门档案。1958年并县时将全部档案合并到石泉县档案馆。1961年9月汉阴县恢复,成立县档案馆,党政档案统一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县馆和3个区19个公社的文书档案被砸抢,损失档案近千卷。 1984年12月22日,成立汉阴县档案局,同档案馆合署办公。工作人员由建馆时的2人发展到1988年的8人。同年县级机关、公司、厂矿以及各区、乡(镇)共有档案室120个(其中文书档案室108个,科技档案室12个)。 县馆设有档案专库,面积260平方米,柜架90台,备有防潮、防火、防尘设备。 馆内藏有民国19~38年(1930~1949)的档案1556卷,解放以后(1949年11月~1988年)的档案21311卷,照片档案6卷以及全县的查田定产分户清册,还有资料765种、10008册,明、清和民国《汉阴县志》30卷,各种报纸12种,34280张。 为了便于查阅档案资料,馆内编有《案卷目录》、《资料目录》、《中共汉阴县委常委会议索引》、《专题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和《汉阴县人口统计表》等。1971~1983年,在落实政策和工资改革中,接待查档者1258人次,利用档案3057卷,资料118册。1984~1987年,为编史修志接待查档者1751人次,查阅利用档案7462卷,资料228册。 1981年,汉阴县档案馆被评为安康地区档案系统先进单位。 第二节 文化馆(室) 县民众教育馆 民国31年(1942)成立,馆内置有图书471册。主要业务是开展民众教育,定期演讲,书报阅览和管理国民大操场等。36年(1947)撤销,业务交汉阴县立初级中学办理。 县文化馆 1950年夏成立,只有书报阅览室1间,置有少量图书,后来文体用具和图书逐年增多,并建有1300平方米小型体育场(1965年后修建房屋被占用)。 1950~1956年,文化馆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开展社会文化教育,职工业余文化学习,办民较、冬学、读报组,组建农村俱乐部和图书室。利用广播筒、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馆内的活动主要有图书阅览、文娱体育活动等。期间先后建立业余宣传队4个、民校4所、业余剧团5个(含3个皮影戏班)、专业剧团1个、业余乐队1个、农村俱乐部和图书室各2个、图书流动组6个、图书代借组11个、幻灯放映点2个。1955~1956年先后组织民间文艺会演和皮影戏会演,颇受欢迎。 1957~1964年,县文化馆整顿基层文化组织,同时组织馆内阵地活动,先后举办各种图片展览19次;编印各种演唱材料63期,4890份;文艺演出28次,演出节目400多个,观众达42000人次。举办文艺骨干培训,整顿农村俱乐部19个、图书室14个、业余剧团4个。1964年举办了大型文艺会演。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馆一度被武斗队占据,正常的文化活动停止。县“革委会”成立后,县文化馆的宣传内容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农业学大寨”,形式单调枯燥。1975年,文化馆抽调人力抓点带面,学习和推广“小靳庄经验”,编写演唱以“评法批儒”、“批林批孔”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馆的工作除组织开展群众音乐、美术、摄影、舞蹈业务外,重点是民歌、器乐、舞蹈、戏曲以及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集成。1979年以后,增加了电视、录像放映、节日灯谜、戏曲清唱等文娱晚会。试办一批区社文化站,活跃了城乡文化生活。 文化室(站) 1955年10月,县文化馆在杨家坝、蒲溪、田禾协助办起俱乐部3个,配合政治宣传,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团结教育青少年,发挥了作用。到1956年,俱乐部发展到346个。为逐步提高俱乐部骨干成员宣传能力,县文化馆还多次举办培训会,共培训582人。1964年,俱乐部名称改为文化室,全县只剩下19处,“文化大革命”中,又改文化室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批林批孔宣传队”等,后又改为文化室。1974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制订下发《发展农村文化室的规划》,全县文化室增至75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文化室为文化站,蒲溪等一批公社文化站相继建立。到1987年,乡办文化站达到35个,并建起中心文化站4个,村文化站130个。文化站共有图书室87间、1955平方米,购置各种图书23032册,订阅报刊1207份。游艺室52间、1713平方米,购置电视机20部,各种体育和游艺器具397件(套)。黑板报105块。累计图书借阅165977人次,体育竞赛26场次,举办科技讲座488场次,创作文学作品70篇、美术作品14件,文艺演出106场,放电视录像1946场,电影5965场,演出皮影戏杂技652场,颇受城乡群众欢迎。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