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视、录相 汉阴县最早的1台电视机是蔬菜公司1976年3月购进的14吋黑白电视机,时因城区属陕西电视台信号覆盖的阴影区,收看效果很差。同年9月,县广播站购进1台14吋黑白电视机,在站县机房的输出杆上架起了双层双列5单元8木天线阵,收看效果较好。1978年全县有各类电视机198部,1988年,增至9425台。 县电视差转台于1978年10月1日建成转播,收转陕西电视台四频道节目,覆盖16个乡(镇)。1984年11月集资19万元,筹建电视卫星汉阴地面接收站,1987年1月建成,正式转播中央八频道节目。截至1985年,还先后建成汉阳、铁佛、漩涡3座小型电视差转台。全县有效覆盖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27%,有效覆盖人口8万人,占总人口的31.2%。 1983年开始,外地的一些电视录相放映队先后来汉阴开展营业性放映。1984~1985年,蒲溪区文教组、县广播电视局、县电影院、蒲溪区广播放大站等单位,先后购置电视录相放映设备开展营业性放映活动。1985年成立汉阴县电视录相管理小组,对录相放映进行了整顿,电视录相宣传逐步走上正轨。 第五节 广播电视技术 技术队伍 1965年以前,技术人员只有2人,1975年增至5人,占职工总数的8%,其中大专、中专文化程度的各2人。1988年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占职工总数的26%。其中中级职务5人,初级职务27人。 机线人员经地区统一考核,到1988年有68人取得1级工合格证书,71人取得2级工合格证书。 编辑、记者,从建站到1971年有11年只有1人,有4年也只配有2人。1972年后逐年增多,1988年为8人。 播音员,1970年前只有1名女播音员,1971年始配男女播音员各1人。 技术革新 县站从70年代后期,重视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技术员金达勇、温习友、贺瑞民和助工蒋洪涛先后分别或联合试制了广播线路防腐投油器、晶体管时钟自动开关装置,改造了10门电话交换箱,试验推广了直接烧焊法和定型安装改造设备。1982年金达勇等人通力合作,试制成功四列双层十一单元八木天线阵及空间分集接收系统(即高增益电视接收天线),使收转信号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第六节 广播电视服务 汉阴县广播服务业务始于县站成立时。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主要是销售和维修广播喇叭。1965年6月,县站成立广播服务部。1982年附设修理门市部。1984年4月,更名为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1986年3月,复名县广播电视服务部,主要经办全县广播电视系统的专用设备和器材物资的调拨供应,开展技术维修等社会服务。 1970年下半年,开始发行管理唱片,截至1988年,共发行各种唱片4.818万张;盒式录音带2712盒。在发行的同时,还负责旧废唱片和禁放停版唱片的回收管理。1977年7月和1979年12月,分别被评选为全国、陕西省唱片发行管理先进单位。 1970~1988年,服务部共采购各类广播电视器材总金额为2277992元,业务收入累计达269130元。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