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50年7月,汉阴县成立第一个收音站。1952年在涧池、中坝等人口稠密的乡建立收音网。1954年10月将收音站改为收音转播站。1956年7月2日,成立汉阴县广播站筹建委员会,1957年元旦,汉阴县广播站正式开始播音,时有工作人员7人。次年11月,广播站、报社、邮政局合并为汉阴县新闻邮电局。1958年底并入石泉县,汉阴协作区设立广播放大站1个。1961年9月,恢复汉阴县,10月县广播站恢复播音,有工作人员6人。1968年底,更名为汉阴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广播站,1971年复名汉阴县广播站。期间先后为5个区和涧池公社配设专职维修员。1981年10月15日,成立汉阴县广播事业局,同县广播站合署办公。次年,局内设有行政股、事业股、编辑部、服务部,还附设水泥制杆厂、音像管理组和电视差转台。1983年11月,改名为汉阴县广播电视局。 1970年5月,旋涡区广播放大站建成,汉阳、蒲溪、铁佛3个区广播放大站次第成立。次年9月,首建药王公社广播放大站,接着又建成渭溪、双坪公社广播放大站。到1975年全县5个区的广播放大站相继建成,并建立25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占公社总数的62.5%。1977年4月,蒲溪“撤区并社”,区放大站改为蒲溪地区广播管理站和涧池、永宁、蒲溪、田禾、双乳5个公社放大站。1978年11月恢复原区、社政区与名称,广播放大站也随之恢复原机构。同年先后又建立13个公社放大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蒲溪镇(和区站共用)外,全县5区1镇、39个乡(镇)全部建站。 截至1988年底,全县各区(镇)广播管理站有工作人员25人,乡(镇)广播站有管理工作人员60人。全系统共有职工119人,其中计划外用工40人,正式职工比60年代增加14.4倍。 第二节 广播建设 广播设备 县广播站初建时,只有苏式500瓦扩音机、前机和苏式7.5千瓦汽油发电机各1部,播控台、话筒各1个,收音机、电唱机、录音机各1部。进入70年代以后,广播经费正式列入国家预算,陆续添置设备,先后购置扩音机3部,前机、增音控制台各1台,15千瓦发电机组2部,录音机10部和各种测试仪器、仪表8部。到1985年底,站内的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设备基本齐全。 从1969年开始,县财政每年都拨给专款,用于购置基本设备装备区、社广播放大站。到1975年,为30个站配备扩音机30部,输出功率9900瓦;发电机32部,功率127千瓦。截至1978年,全县43个区、社放大站,累计配备扩音机49部,功率15975瓦;发电机41部,功率152千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乡放大站全部建立,共配备扩音机51部,输出功率为16475瓦;发电机43部,功率182千瓦。 网路设施 1956年秋开始架设农村有线广播专线。当时除平梁、城关区利用电话杆采取同杆互挂的办法架设7.4公里广播专线外,其它各区、乡的110多公里的节目讯号线均利用电话线路传送。1970~1972年,全面开展广播专线建设。县财政先后拨专款24万元(含筹建区、社广播站),县广播站组织分期施工。第一期工程除架设县城至蒲溪区专线,整修重建县城至平梁区专线,还新架设了通往川道20个公社的专线,共114杆公里。第二期工程架设了南北山区从区到社的21个公社10条专线135.5杆公里,实现“社社有专线,队队通广播”。1977年又集中人力、财力,架起县城至漩涡区的专线26杆公里。次年10月,漩涡区至汉阳区架设专线1条13杆公里。1979年10月,安康地区拨专款1.9万元,换木杆为水泥杆,改造县城至铁佛区的广播讯号线3对,全长25.4杆公里。至此,全县架设县城至区、社广播专线313.9杆公里,成为安康地区第一个实现广播专线化的县,受到地区广播事业局的表彰奖励。 经过数年建设,乡至村的干线(馈线)和村以下的支线(用户线)纵横全县山川,连接千家万户,逐步形成完整的广播网路。从1956年建站开始,到1957年底,第一期工程架通用户线路54杆公里。1958年第二期工程完成,线路发展到172杆公里,1959年减少为118.4杆公里。1963年后又有新的发展,到1965年底,干、支线增至184杆公里。1967~1968年武斗中,线路遭到破坏。1970年后开始恢复和发展,到1985年,乡(镇)以下共有干、支线路3256.73杆公里。 截至1985年,共有干、支线3570.63杆公里,1988年增到4520.5杆公里。穿越250个村(占95.1%),1573个村民组(占90.6%),牵进4.3万多户(包括机关单位)。 随着广播网路建设的发展,喇叭入户逐年增加,县广播站开播第一年,全县只有320个喇叭,多是机关、学校、生产队集体安装的。1960年以后,小喇叭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入户率为2%左右。到1965年,全县喇叭入户1342只,其中农户1240只,占总农户的3.2%。“文化大革命”初,40%左右的小喇叭成了“哑吧”。1970年,全县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大办农村广播,到1975年,喇叭发展到36600只,其中农户36322只,入户率82.2%。后因农户的迅增,截至1988年全县有喇叭45489只,其中农户喇叭43981只,入户率73.7%。喇叭音响率为92%。 在实现全县队队通广播之后,县广播站集中力量开始网路整顿。1974年制订《汉阴县有线广播管理办法和网路标准》,并先后在蒲溪、金花公社进行整网试点,总结经验,推动全县标准化整网工作。到1978年底,全县标准化网路达到3000多杆公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标准化整网进入新阶段。一是抓了区、社广播放大站的定型化安装。二是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发展水泥杆网路。到1988年,全县社会集资1776473元,自制自用水泥杆17360根,使77.3%的县至区、乡专线、43%的馈线、30%的用户线换上了水泥杆。1980年,按照中央广播事业局规定的《线路建设标准》,全县有13条专线102.1杆公路达到甲级标准,6条专线14.6杆公里达到乙级标准,2条专线10.6杆公里达到丙级标准。到1988年有1427.4杆公里达到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规定的标准,占31.6%。 1983年7~10月,汉阴县累遭水灾,使29个村、251个组的广播线路中断。安康地区拨给5万元广播救灾款,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突击恢复水毁干线25条,支线165条,治响喇叭5000余只。 无线广播覆盖与收听设备 汉阴解放前有2台收音机。1950年建站时也只有1台进口干电池收音机。1958年6台,1964年20多台。1969年10月,县广播站把省电台发给的30部半导体收音机配给边远的30个山区公社,建立半导体收音站(每部机可带动30~40舌簧喇叭)。1975年,全县有各类收音机1700多台,其中半导体占80%多。1988年,全县有各类收音机、收录机1169部,平均56户有收音(录)机1台。全县绝大部分乡(镇)村都能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覆盖人口约22万余人。覆盖较强的有中央台6750千周、7504千周;陕西台的693千周、6170千周。中央台的6750接收效果最好。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