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龙灯、狮舞、彩莲船、地蹦子、大头舞、鹤蚌舞等都是汉阴县流传已久的民间舞蹈艺术,人们总称这些艺术形式为“闹花灯”。康熙《汉阴县志》载:“正月十五上元之夜,家户张灯火,放花炮,办摊相角,萧鼓满城,名曰‘闹元宵’”。 火龙 以竹篾绳索扎成,有18节者,有24节者,每节均扎为园形灯状,内点明烛,外裱彩纸,画鳞甲,灯底装以木柄供表演者手持舞动,然后用红布将各节相连,龙头、龙身、龙尾浑然一体。表演时,表演者各持龙灯1节,快步进入场地内,龙头率先舞动,身尾俱随,频频起舞。表演“打滚”、“腾身”、“抢宝”等,有时还有鱼、虾、蚌等入场伴演。锣鼓紧凑,气氛热烈,并夹以鸣放鞭炮,喷射烟花助兴。 布(草)龙 各以彩布、稻草扎制而成,均在白天表演。在农村,还有表演青苗龙者,将龙引入庄户田间巡回舞耍,意在除灾灭害,五谷丰收。 水龙 蒲溪地区流行。水龙以青色柳条编扎而成,祈雨时兴办。表演者多人,皆赤身擎龙,来回追逐2名赤身污垢的瘦汉(旱魃),观众以泼水助兴,直到将旱魃全身污泥泼净方罢,象征旱象解除。 板凳龙 以长凳为龙身,前后编扎龙头、龙尾。表演者2人各擎前后凳腿玩耍。 狮舞 每年正月十二日开始出灯,十五日结束,是汉阴县闹灯的主要形式之一。狮头常以篾扎纸盔,身尾俱以麻袋片缝制,狮毛以苎麻或龙须草扎制。表演者3人,其中拱狮2人,戏狮1人。上场后,戏狮者手持器物(如绣球、铁钗、大刀、长凳等)逗狮,拱狮者隐匿于狮皮之下,作扑、腾、闪、翻、滚、爬、卧状,摇头晃脑,再现雄狮勇猛性格,此举称为“武耍”。“文耍”的节目有拆字,拆各种故事典故,如“翻天印”、“印合子”、“桃园结义”、“太公钓鱼”、“魁星点斗”、“天鹅〓蛋”、“犀牛望月”、“鲤鱼跳龙门”等等,常由接灯主人出题,舞狮者拆答,显示出舞狮者的智慧和技巧。舞狮的整个过程,伴以紧密的锣鼓声,以及接灯主人以示欢迎的鞭炮声,观众助兴向狮子喷射烟花筒等,场内气氛紧张,十分热闹。 旱船 又称彩莲船、彩龙船。小船以竹篾扎制而成,长约2米许,宽约1米。彩莲船船头扎有莲花灯,船尾有白鹭;彩龙船则在船首扎有龙头,船尾扎着龙尾。在小船中部,仿古代式样扎制轿顶式船舱,在轿顶四角各挂玲珑小灯1盏。船沿下身涂画龙鳞或水纹,下部围以蓝色绸布,似水浮舟。表演者由3人组成:1名年轻渔姑,以彩带肩负船身,立于轿内(因船沿遮栏形似坐),1名发须皆白的艄翁,1名扭妮作态的帮船渔婆(亦称摇婆),各持摇桨1柄,分立两旁,表演开始后,以打击乐和吹奏乐伴奏,渔姑启动小船,艄翁、渔婆持桨划船,表演的节目有下滩、打漩、搁浅、荡撬等等。前列节目表演毕,船复原址,船姑轻摇船身,翁婆在船旁作竭力划船状,边演边唱。所唱歌曲均以汉阴花鼓为主,有传统的,亦有现场即兴编唱者,为接灯主人恭贺,以讨得更多的偿赐。 汉阴解放后,彩莲(龙)船盛演不衰,山川皆广泛流传。50年代始,歌词及表演形式均有创新,剔除淫秽庸俗者,补充以新的内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和新人、新事等;旧时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此俗已废;改3人舞为多人伴舞,改3人唱为场外多人伴唱等。 鹤蚌舞 俗称“鹭鸶叨蚌壳”,常与旱船同场而分别进行表演,由3人装扮,1女童扮蚌蛤,1男童扮鹭鸶,1人扮渔翁。女童身穿红色彩衣,身背特制藏身的两爿蚌壳,胸挂象征蚌眼的小镜2个,翩翩起舞。男童头戴特制鹭鸶帽,两肩披羽,上场来回追逐蚌蛤。渔翁则一旁观望,待蚌、鹭格斗难解难分时,突步上前捉住蚌、鹭,寓意“鹤蚌相争,渔人得利”。鹤蚌舞演而不唱,整个表演以吹奏乐为主伴奏。 大头舞 俗称“大头和尚戏柳翠”。由2人合演,1人头戴大头和尚面具,身穿袈裟,手持拂尘,另1人身着彩衣,头戴大头妇女名柳翠的面具,手持蒲扇,摇摆起舞,在锣鼓声中相互追逐戏嬉,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现男女爱情。汉阴县解放后,内容有了革新,将大头和尚面具改为“大头娃”面具,动作形态生动自然,令观众捧腹。 地蹦子 汉阴县春节文艺表演形式之一,城关、蒲溪、铁佛等地广泛流传。由男女各1人表演,女着彩衣裙;男穿生、丑服,腰系白带,头戴草帽或白巾。以大方桌为台,以打击乐伴奏,动作有“龙缠腰”、“三碰头”、“边月伴”等。演唱以陕南民歌小调和汉阴花鼓为主,多以现场即兴编唱,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