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HAAD] 民国《汉阴县志》载:“二黄原鄂之黄陂、黄冈,其沿汉江传入邑境为汉调,盖有别于平剧也。”故又称“山二黄”、“汉二黄”、“土二黄”,是汉阴县主要剧种。解放前,二黄剧目以传统故事为主,贯串封建伦理道德,以忠臣义士,侠男杰女为题材,表达忠君爱国、为民请命和男女爱情,鞭挞叛逆、奸佞、淫威的丑恶行径。解放后,汉阴县文化部门挖掘保留传统剧目300多个,汉阴文工团又移植、整理改编剧目20多个。 二黄传统戏的表演,舞台采用上下场的分场法,形成多场次,可以自由地处理舞台空间和时间。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是二黄戏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上下场,唱、做、念、打,角色行当都按程式设计安排人物活动。采用虚拟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所处环境,以鞭当马,持浆为舟,给观众以丰富的联想。唱、做、念、打是演员创造角色的基本手段。汉阴二黄唱腔属汉江派,略有别于商洛地区二黄。做功,主要看演员的手、眼、身、步。演员的语言规范是中州韵,以紫阳话为基韵。语言道白有韵白、散白、京白之分。根据戏中人物特点,有时演员还运用关中、湖北、湖南、安康等地方言道白,个别还运用京剧道白。武打分器械打和徒手打,学习京剧动作,招势讲求利落、稳健。这些程式的运用,形成了二黄在表演上的独特艺术风格。为了渲染舞台气氛,有些戏还带有特技表演(带彩)以吸引观众。二黄戏角、色是根据古代不同人物身份、年龄、性格概括为10门:即末角(老生)、净角(大花脸)、生角(须生)、旦角(正旦、青衣旦)、丑角(大、小丑和文武丑)、外角(二花脸)、小角(小生)、贴角(花旦)、老角(老旦)、杂角。 二黄的舞台美术,着重人物造型,讲究化妆和服装。旧时二黄演出,不讲舞台布景,装置简单,仅是一桌二椅的变换。夜场用油灯照明,演出效果差。二黄的脸谱,是在和兄弟剧种相互交流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艺人根据“红忠”、“黑直”、“白奸”的习惯说法进行分类,通过脸谱刻化人物性格,有“三块瓦脸”、“豹儿脸”、“墨子脸”、“丑角脸”、“象形脸”、“特殊脸”等。演员服多以宋明清时期穿戴为主。 二黄唱腔,有一套完整的板式,不同的角色、行当唱腔各有区别,主要唱腔由“二黄”、“西皮”两大部分组成,还有“反二黄”、“吹腔”、“高拔子”、“七句半”、“杂调”等。曲牌音乐多以民间小调为素材,旋律优美。唢呐曲牌多伴以锣鼓打击乐,气氛热烈,节奏鲜明。二黄曲牌据载有260多首,在县内流行的只有98首。二黄器乐分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管弦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十多种;打击乐有牙子板、暴鼓、边鼓、战鼓、堂鼓、道锣、铙钹、小锣、二五子等。打击乐的演奏分闹台锣鼓、动作道白锣鼓、板头锣鼓和曲牌锣鼓,其中闹台锣鼓还广泛运用于民间游艺活动。 汉调二黄在汉阴县流传已久,自清同治年间到民国时期有不少班社在县境演出。据调查,全县51座万年戏台,每年有35处庙会,上演二黄戏累计100多天,群众喜闻乐听。老艺人朱元昌、杨双志、梁双喜、尹双庆、杨安荣、吴玉燕、王万盛、唐安泰、陈安福、陈安寿、陈安理、陈安信、蔡安亭等终生从艺,兴办科班,培养了一批骨干演员。 解放后,50年代在发展业余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业汉剧团,对二黄戏进行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先后培养100多名汉剧演员,上演100多个传统汉剧,丰富了全县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大革命”时期,剧团道具被抄,演出中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黄戏恢复上演。县文工团陆续演出了《唐知县审诰命》、《乔老爷上轿》、《状元与乞丐》、《铡美案》、《战长沙》、《甘露寺》、《七人贤》等传统和移植改编的优秀二黄剧目。1981年冬,县文工团改编的《赵镢头之死》,参加了陕西省在安康举办的汉调二黄首届会演,获演出3等奖。1984年冬,县文工团改编的反映农村新一代高尚道德情操的汉剧现代戏《翠竹泪》被省文化厅调演,省电视台录相播放,省级报刊也给予较高评价。同年,县文化馆组织二黄老艺人传统唱腔录音,利用有线广播向全县播放。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