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俗称“花鼓子”、“锣鼓戏”。起源于湖北、安徽等省。清咸丰年间传入商洛,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商洛花鼓。商州为其形成、流布的中心地域。 花鼓戏的唱腔主要以流传于秦楚山地的山歌民歌、民间小调和劳动号子曲调为基础音乐,其曲牌为小调、八岔、筒子3种。小调全由民歌组成。八岔分为阴八岔、阳八岔两种。筒子戏以惯常使用大筒子胡胡而得名。常用曲调有紧板、慢板、阴调和老生调、小生调等。筒子戏结构较完整,调性较统一,富有细腻缠绵的抒情色彩,适宜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为商洛花鼓的主体音乐。 道白以商洛方言为主,但偶而也有全部采用“下户话”者。其舞蹈动作粗犷与细腻兼有,急切与舒缓并存。该戏设备简易,一般用角较少,多对子戏,主要用于表演民间朴素的爱情趣事。所以大戏不多,唱词乡土气息浓烈,有时还杂以俚语村言,深受山区农民喜爱。而封建地主阶级则视为“伤风败俗的野戏”,处处鄙视排挤,不让其登大雅之堂,致使花鼓戏在解放前夕濒临灭绝。 花鼓戏传统剧目较多,小调戏有《打草鞋》、《绣荷包》等;八岔戏有《送香茶》、《西楼会》等;筒子戏有《百草坡》、《万寿图》等。 新中国成立后,商洛地区文艺工作者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对花鼓戏及时挖掘、抢救、整理、改造,并将其从乡间村场搬上舞台,终于使花鼓戏重放异彩。尤其是商洛地区剧团在继承商洛花鼓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创作并演出《夫妻观灯》、《屠夫状元》(改编)、《六斤县长》等剧目,奉调晋京公演,引起全国瞩目。商县文工团创作上演出《两个南瓜》、《荷花姑娘》等小型剧目也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新剧目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花鼓戏的上演内容,拓宽了花鼓戏的题材,而且使商洛花鼓戏在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更趋完整统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