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花鼓,俗称“二棚子”,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夏湖”人迁入,利用江南民歌曲调与“本地人”在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剧目多为“三小”戏,按曲调性质,分筒子、八岔、小调三种。 筒子 又叫“琴子戏”。是唯一使用丝弦的一种声腔。常用曲调有“小生调”、“老生调”、“半板”、“板半”、“老配少”等。“小生调” 活泼愉快,“老生调”豪放悠扬,“半板”慷慨刚毅,“板半”诙谐轻快。流行于本县的筒子剧目有《山伯访友》《蓝桥相会》《窦公送子》《鞭打芦花》等。 八岔 这是花鼓的主调,分“阴八岔”和“阳八岔”两种。“阴八岔”亦名“大八岔”,旋律比较缠绵委婉,词格结构多为三、三、四的十字句。“阳八岔”,又名“七岔”,是一种开朗豪爽的抒情曲调,唱词多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二者都不用弦乐,一律由演员干唱。主要剧目有《白扇记》《坐西楼》《小反情》《蔡鸣风辞店》等。 小调 即采腔戏。除用于迷信活动的坛歌、孝歌外,几乎囊括许多地方民歌,主要有“开门调”、“八板头”、“闹五更”、“姐儿歌”等。其句子不受字数的拘限。一般都是方块式的一曲四句。剧目有《占花墙》《小劝夫》《卖翠花》《吴三保游春》《贾金莲回河南》等。 花鼓艺术虽然比较原始,但由于演出形式活泼多样,因而深受农村广大观众欢迎。民国20年(1931)后,谭米娃的《黑宝打草鞋》,黄印娃的《胡彦昌辞店》,黑林儿的《白扇记》等,为不少花鼓迷所倾倒。特别是谭米娃和黑林儿合演的《单开场》,一丑一旦,走着灵巧的8字步,女挥纸扇,男挥草帽圈,二人边唱边舞,气氛欢快热烈。尽管他们有时凭借剧词戏骂观众,而台下观众还是扬着笑脸开心地为其叫好。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