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AD] “转坛”,系商镇一带一年一度庆祝元霄节之大型故事灯会。为其地独有,流传久远,具有显明宗教文化色彩。意在引导“赤子”,走州过县,历尽盘道,获得“吉祥”。 每逢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在商镇大佛殿后方圆约百亩的麦地上,设置“坛场”。聚集附近20个村(即显神庙、前庄头、后庄头、龙王沟、后坪、古路、龙泉、桃园、庄科、周家墹、商镇街、港里、王斜、叶斜、堡子、王塬底、尖角、石家街、沙河、黑沟)的村民,各带本村大锣、大鼓及各种吹打乐器,打上牌灯,升、斗灯,旗灯及各式彩灯,其中以羊抵仗、猴上竿、白鹤亮翅、孔雀开屏、狮子滚绣球灯最引入注目。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各村灯队依次入坛场游行。且常以甲扎蝎子灯、乙扎公鸡灯、丙扎老鹰灯而争奇斗巧。 坛场,事先由坛主(负责主持转坛的王斜村)以木椽栽桩,竹编扎墙或用葛条、草绳织网。按照古俗标定路线,扎成坛场。坛场图案取走遍“一州四县”之义(元明清之商镇隶属商州,商州辖有商南、洛南、山阳、镇安四县)。中间正道表示商州;内边九个拐角,表示州城周围长九里九;外面四道框线,表示四县。坛前正中,搭有尖顶席棚,内供菩萨牌位。棚上竖以高竿,竿上挂幡,上书“敕令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宝幡”。两边一书“金童行上逍遥路”,一书“玉女同归不夜天”。三幅长绸,迎风飘动。 转坛时,灯火通明,映红天际。鼓乐高奏,响彻夜空。人流滚滚,万头躜动。火蛇盘旋,恰似翻江倒海,气势之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坛主——王斜村民众走在最前,称之“压坛”。其他各村转坛队伍,按照到达先后,依次相随,徐徐而行。先由入口进坛,于中间正行向上,把九个拐角(商州城)转完,再将外围四个框线(四县)转完,最后由出口出坛,往往通霄达旦,鸡鸣方能转完。 参加转坛各村,只转十四、十五两晚。坛主王斜村,还须在十六日晚,单独再转一次,谓之落坛。此习历数百年,延至解放前夕。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