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HAAD] 二黄系清初由吹腔、高拔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因起源于湖北的黄岗、黄陂故名。 汉剧二黄因流行于汉江流域而得名,又称“二黄”、“土二黄”、“陕二黄”、“二黄戏”等。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声腔,为柞水人民普遍喜爱的剧种。 汉调二黄流行于陕西30多个县,分为关中、商洛、安康、汉中四个地域流派。关中、商洛两派唱腔激越、古朴,风格基本相同。其中商洛东区因受河南杂耍影响,以武见长;安康与汉中两派风格相近,唱腔委婉缠绵,富有乡土气息。柞水汉剧二黄在发展中继承了汉中、安康及关中各派之长,文武兼备,粗细并存,有雅有俗。 汉调二黄于清代中期传入柞水。乾隆时期,湖北黄岗人移居孝义厅颇多,随之带来二黄剧种。清咸丰元年(1851),由西乡出科的二黄艺人贺鸿生、屈来寿来商洛山中传艺,培养了一批杰出门徒,镇安云盖寺的赵安子(艺名赵清平)最优,嗓音甜润,刻划人物入情入理。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赵安子乘“姚正班”在商、镇、孝义演出之兴与山阳吴宝清配合演出,颇有声誉。宣统年间,赵安子常在关中、甘肃演出,给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又与吴宝清、陈忠洪(原籍山阳,后入柞水籍)等,任西安“鸣盛社”教练,培养了一批“鸣”字派艺人,成为陕西汉剧中坚和镇柞班社栋梁。民国初赵安子常来镇柞,柞水的简德昭、刘鼎臣、白少文、简开绅、刘少堂均拜其为师,学到“鸣”派不少传统节目,为柞水汉调二黄奠定了基础。 民国4年(1915),北河戴传仁,成立汉调二黄戏班,主要演员有刘五燕、张志富、朱长富、龚金娃等,利用庙会、集日、节日在石镇、县城、窑镇演出。 17年(1928),营盘沙沟神团创建二黄班社,在营盘、车家河演出。 31年(1942),石镇曾言信成立汉剧二黄戏班,有王安奎、高子海、刘子胜、任志明等科班出身的名演员参加,常在石镇、县城、三官庙(下梁)、财神庙(西川)等地演出,颇受人民欢迎。 32年(1943)3月,太白庙沈德彰、阮绍堂先后成立两个二黄班社,多在东川一带和县城演出。 上述班社在民国33年(1944)后,因国民党县党部借口有伤风化,强行改组二黄班社,使大部分演员生活无着,36年(1947)先后自行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邀请陈忠洪、王安奎、何子明、张子石、雷长命等老艺人及二黄爱好者组成业余二黄剧团,在全县巡回演出。1957年3月,转为专业剧团,仍以二黄为主。1958年12月撤销柞水县建制,并入镇安县,柞水二黄剧团随之并入镇安剧团。1961年9月,恢复柞水县建制后,石镇、药王、东坪(杜家村)、肖台等地业余剧团坚持演出二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禁演古典戏,二黄剧种遭受扼杀。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古典戏开禁,全县9个农村业余剧团,多数重演二黄,深受全县人民欢迎。 二黄主要流行于县境的营盘、石镇、凤镇、蔡玉窑等地。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