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学科学种田 在陕西省延川县段家圪塔大队的科学试验田里,在作为实验室的简陋的窑洞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个朝气勃勃的青年人。他就是北京下乡知识青年朱果利。 段家圪塔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好的大队,但是多年来粗耕广种,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刚来到这里插队落户的共青团员朱果利和同学们参观了延安县井家湾大队搞科学实验取得成就以后,心想:要摆脱生产的落后面貌,不能光凭力气,还要讲究科学技术。要使我们队提高粮食产量,非搞科学实验不可!于是在党支部支持下,他和贫下中农、知识青年组织起了科学种田队。 小朱和同学们首先接受了试种双杂交玉米的任务。为了搞好育种,他钻研了遗传学和良种繁殖学。在贫下中农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九分玉米地获得七百多斤的好收成,品种纯度良好。初步试验的成功,鼓舞了队员们的信心,小朱更是打心眼儿里高兴,以为掌握农业技术知识并不难啊。可是,他却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使他震动很大。去年,在他们的玉米试验田里,有一片玉米苗反常,叶子发黄,卷成一卷。小朱和同学们一看,没有分析情况,便不加思索地根据书上的知识,断定是缺少氮肥,主张追施尿素。可是,一位老贫农来到地里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由于有一层秸秆肥料发酵,夺去了土壤水分,认为不是缺肥,而是缺水。浇了水后,这块玉米很快有了起色,墨绿一片。这件事,引起小朱的深思,他认识到:如果不和实际相结合,光靠书本知识就是不完全的知识,就不能对科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这以后,小朱以贫下中农为榜样,不仅刻苦钻研书本知识,更注重向生产实践学习。 不久,朱果利和队员们创造培育一种耐旱的陆稻品种,决定通过嫁接方法获得它们的无性杂种。按书本上介绍,进行这种试验需要保温、保湿、无菌、透光的小培养室,可是他们不具备这种条件。小朱决心打破框框,找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嫁接方法。起初,他按书本上介绍的方法嫁接,没料想全部死了。他没有灰心,认真分析了不成活的原因,又开始了试验。这次,小朱没有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将实验场所搬到地里。炎热的晌午,他钻在田里无数次地试验、摸索;夜晚,他就着小油灯翻阅胶体化学、物理化学等书,反复琢磨。十次,二十次,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还要不要再搞下去呢?小朱很焦虑。老支书段思雄看出了他的心思,亲切地鼓励他说:“别灰心,这科学实验就象走路一样,一步一个印儿,实打实的,急了不行。你大胆搞吧,有我们支持呢!”小朱心里一阵滚热,信心更足了。他和大家总结每次失败的教训,又投入了新的尝试。几个月过去了,小朱身体拖瘦了,眼熬红了,他仍然不歇手。经过近两年的时间,经过一百多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一种新的嫁接法,成功地创造了陆稻与糜子的穗接组合。几年来,朱果利和科学种田队的队员们引种和推广了十多个玉米、高梁、谷子的优良品种,进行了陆稻和小麦的育种试验:自制了“九二○”生物刺激素和“五四○六”抗生素菌肥,使六十亩试验田亩产由200斤增加到800斤,高梁丰产田亩产达1300斤。 (原载《光明日报》1972年11月20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