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秧歌社火 秧歌、芯子、平台、高跷、旱船、竹马、舞狮、龙灯等“社火”活动,古今流传,既继承优秀传统,又随时代潮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民间秧歌社火,多在春节和元宵节之间进行。建国后,为欢庆五·一、六·一、十·一、元旦等节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也有闹秧歌的习惯。陕甘宁边区时期,以至建国后农业合作化运动之前,农村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同乐社”(意为大家同乐)。因此,村民称春节文艺活动为“社火”或“红火”,习惯口语加“闹”字,而成为“闹社火”或“闹红火”。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建以后,文艺活动由中共支部宣传委员、共青团支部和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文化体育委员负责组织领导和联络工作。 秧歌:秧歌队30-50人不等。一般男女各半,为两列队形。民国初期以前。妇女不出家门,不参于社会活动,秧歌队中的女角由男性扮演。1940年以后,陕甘宁边区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青年妇女在扫盲识字、参加大生产运动的同时,也参加了扭秧歌等文艺活动。1941年,八路军留守兵团鄜甘警备司令部在鄜县举行“九·一八”运动会,有女学生上街扭秧歌。随后妇女参于扭秧歌等文艺活动便由城镇普及到农村。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以《鄜县群众文化提高》为题刊载消息报导:“丰衣足食心欢畅,春节期间,鄜县城关区劳动模范王培有与妻子段玉梅率全家闹秧歌。段玉梅坐的花船引来观众最多……”一般村庄的秧歌队,多为转场庆贺式,伞头领唱,边扭边唱。秧歌队中附有旱船、竹马或舞狮、龙灯等。县城、张村驿、羊泉等比较大的集镇,人口众多,四乡村民,蜂拥而至。春节期间“闹社火”,白天晚上各不相同,白天中午锣鼓开道,芯子领先,高跷跟随;秧歌队男女两个秧歌头手持弯镰直斧,两列队员肩挑花篮居中,有锁纳乐器伴凑;平台压后,另有一组锣鼓助威;只扮节目,不唱歌曲,大队人马穿街而行,观者万人,相互拥挤,热闹非凡。夜间,以秧歌队向机关单位、商业字号、居民家庭打园场庆贺为主。有伞头领唱恭喜歌曲,伴有旱船、竹马、舞狮、龙灯、大头娃等杂耍节目。 秧歌剧:始于陕甘宁边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扭秧歌的过程中,队员靠边围成一圈,扮演角色的男女队员,在中间表演短小精悍的歌舞戏曲节目,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秧歌剧广为流传,且有不断创新,颇受欢迎。 芯子:铁质芯子高约5米左右,焊接而成,固定在方桌之上,多人抬起行走,俗称“干稍子”。芯子上站1人,多为女孩,扮演戏剧角色,如白娘子(白蛇传)、王春娥(三娘教子)、孙玉娇(拾玉镯)等,桌子上站立青儿、玩童、傅朋等配角演员。 平台:大桌、小桌、大凳、小凳用绳索固定在一起,堆积成高约5米左右的宝塔状,多人抬起行走。平台上站(或坐)1人,多为男孩扮演戏剧角色,如孔明抚琴(空城计)、田玉川(游龟山)等,下站配角演员。 高跷:俗称“踩腿子”,高约1.5-2米,10-20人不等。穿古装或现代服装,因所表演的戏剧节目而定,一般古装剧居多。 芯子、平台、高跷每出一次变换一次花样,群众称为“出戏”。戏为象征性,有简单动作而不演唱。 舞狮:俗称“耍狮子”。1人掌握狮头,后1人装身摆尾。另1人扮演武生,手持绣球引狮子玩耍,表现狮子的各种神态。城郊田厢村舞狮较有名气。张村驿杨全生等人扮演的狮子,能爬上高8米左右的杆顶,看的人提心吊胆。 龙灯:自制龙灯长约10米左右。1人掌龙头,其余7-8人掌龙身龙尾。另有1人扮演武生,手持彩绸系结的球状圆珠,逗引巨龙弯曲翻滚,城区监军台的龙灯享有盛名。 旱船:跑旱船,有单人坐单人搬,双人坐双人搬。一般为女坐男搬,演唱歌曲。 竹马:跑竹马1人1骑,10余人为1队。一般竹马带有串铃,跑时有烟火助兴。 此外,各地还根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在秧歌队中附有腰鼓队、霸王鞭等技巧节目。 建国后,分别于1956、1978、1981年,举行全县性的文艺调演。张村驿的狮子上杆等节目,还赴延安参加全区性的演出比赛活动,并获得特别优秀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