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说书宜川由来已久,清末民国时期宜川就有张瞎子、马瞎子、任先生说书,说书时坐于椅上,怀抱琵琶,一付用绳索串起的几片竹片系于小腿,合着节拍,小腿一抬一落,带动竹片有节秦地“嚓!嚓!”作响。开说时,“先生”先唱一首诗词作“引子”,然后书归正传,以表情(加架势)和语言声调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情节、渲染气氛,说到紧要关头,便来个“闸二闸板”“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制造悬念,吸引听众。书名有《刘公案》、《汗巾记》、《五女兴唐传》、《青铜记》、《四女下凡》等。这些先生多说于农村家户烧香许愿,敬神还愿时,每次三晚。酬金多少事先说好。每到一村,挨家走户演出。那家说书,全村男女挤满窑洞听书。有时听得入迷彻夜不眠。 解放前和建国初,县城说书享有盛名的要数一姓庞的老头(其名不详),在北街老爷庙前摆台说书,说书的摆设和道具有一桌一椅,桌上置一“醒木”和一牛皮小鞭鼓,一双竹板和一把折扇,还有茶壶、茶碗。老庞坐于椅上用小槌击鼓,用“醒木”击桌,“拍拍”作响。然后手执竹板或折扇,先说一段“引子”或笑话开场,然后书归正传,念白作打,形神逼真,说完一段后,便少歇一会,饮茶收听众的钱,或多或少不限,收罢钱后便继续开场。说书内容多是“七侠五义”、“水浒好汉”、“包公案”、“济公案”等。1953年,县文化馆将农村3名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说书小组,改说新书有《杀恶霸、《婚姻自主》、《张明亮拾粪》等。1954年扩大到6人,新书有《宜川大胜利》、《刘巧团圆》、《女儿风尘记》、《新儿女英雄传》等。到1960年名存实亡。七十年代仅留一、二人利用冬闲在农村说书。八十年代有一曲艺小组,共有4名艺人,活动在本县乡村。到1990年后消失。 王绍堂说的大鼓书、张得才说的弦子书小有名气。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