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皮影戏在吴旗流传较广,其演唱形式是以牛皮雕刻人形,彩色装饰,四肢用竹竿牵动。演出时用一块白布幕框(俗称亮子)放在桌上,后面点亮灯(油灯、蜡烛或电灯),1人挑竿,在亮子上根据剧情和台词做动作,其余人配乐帮唱,观众坐在亮子前面暗处看戏。 皮影戏按声腔系统可分为两大派系,一种称东路皮影,30年代末传入吴旗,主要演唱班子是周湾镇南崾崄李作模皮影戏和五谷城张富贵皮影戏。唱腔为陕北碗碗腔,活动于周湾、长城涧地和宁塞川一带;一种为西路皮影,50年代初由甘肃庆阳地区的魏仲堂、罗正英等人传入吴旗。唱腔为陇东道情。1957~1958年铁边城李生华、许彦让组织皮影班子活动在洛河以西的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乱石头川。1978年以后,吕学周,吕文艺组织的皮影戏班,活动在全县各乡镇。 皮影戏演出的剧目有《铡美案》、《游龟山》、《九华山》、《九莲灯》等大型传统剧;现代剧有《血泪仇》、《穷人恨》等。由于设备简单,人员精干,上山下乡方便,家庭院落均可演出,深受山区广大群众欢迎。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