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国初,民间组织小戏班,逢庙会、集日唱社戏。演员农忙务农,农闲唱戏。二十四年(1935),原西北工委组织的“列宁剧团”改为“工农剧社”,二十五年(1936),“工农剧社”又改名“人民抗日剧社”,迁驻瓦窑堡,危拱之任团长,杨醉乡、刘保林分任歌舞、戏剧班班长,有男女演员40人。三十一年(1942)春,延安“边保剧团”驻瓦窑堡,组织指导各工厂青年徒工排练节目。同年,以丝织厂为核心成立子长县民众业余剧团,可演部分折子戏,主要活动于本县农村。大型商贸集会则多请绥德、延安剧团演出。三十六年(1947),胡宗南部进犯瓦窑堡,县民众业余剧团随军转移。1949年民众业余剧团恢复。1953年,剧团人员增至40人。1956年,成立县人民剧团。1958年,招收关中籍演员10人,排演大型秦腔、眉户剧目。1968年,剧团解散。1971年,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立。1972年,改名为子长县文工团。1973年,恢复子长县人民剧团名称,全团人员51人。1990年,团内有职工30人,以演秦腔、道情剧为主。 陕甘宁边区时期,剧团设备简陋,道具靠自行解决。三十三年(1944),县民众业余剧团赴延安演出成功,边区政府奖励戏剧服装3套、汽灯4个和锣鼓等。建国后,剧团在演出收入中提取发展资金,购置设备。“文化大革命”中,大量古戏装被毁。1973年剧团恢复后,设备不断添置,灯光、舞台美术等设备达到先进水平,至1990年,县人民剧团有大排练室4间,古装和现代戏装2箱,道具20余件,打击、吹奏乐器,舞台地毯,灯光照明等器材俱全。 建国前,业余剧团演员每到一地,自己动手搭柳枝棚,前台木柱上点麻油灯进行演出。50年代始,剧团主要业务为下乡演出,曾多次赴延安地区各县及西安、渭南等地演出。 县剧团上演的节目有:《藏舟》、《三回头》、《走雪》、《反徐州》、《游龟山》、《鱼腹山》、《烈火扬州》、《李亚仙》、《状元打更》等古装戏和《保卫和平》、《两颗铃》、《红灯记》、《朝阳沟》、《南海长城》、《红梅岭》、《智取威虎山》、《四差捎书》等35个现代戏。其中《保卫和平》、《任志贞》、《老戏迷审案》、《风水》等分别参加延安地区戏剧调演、陕西省戏剧选调展演和陕西省首届艺术节的演出。《老戏迷审案》、《风水》两剧获延安地区演出创作一、二等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