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秧歌 也称大场、大场子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形式。队员无定数,一般40多人,一生一旦相间而列,手持扇子和彩绸,内有蛮婆、蛮汉特殊队员各1人。领舞者手执花伞,故称伞头;建国后偶有双伞头,讲究者为一男一女。出演时乐队领先,伞头后跟,大队相接,蛮婆、蛮汉“断后”。 大场子 民间称大套,是大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小节目开演前,全体队员在伞头带领下引出各种图案(队形),场图有五角星、天地牌位、蛇抱九颗蛋、黑虎掏心、枣子乱开花、秦王乱点兵、双葫芦、十二连灯灯套灯、十二连城城套城等数十种。大场子用于拜[pái]门子(逐户拜年)、广场演出和过街。 过街是秧歌从甲地到乙地之间的表演过程。队形可成1队或两队,根据鼓点,秧歌队紧跟伞头,做出各种造型,图形有龙摆尾、十字交叉等。有的秧歌队将二人场子的动作运用于过街秧歌之中,生动活泼,趣味横生。 打彩门 打彩门是秧歌队赴外村演出,进村迎接时的一种对歌形式,多在晚上进行。彩门一般用木椽和各色布料、柏枝等所扎。迎接一方称里彩,被迎一方称外彩。里彩有问,外彩必答,伞头主唱,队员相伴,边歌边舞;既表友谊,又考学问,热闹非凡。 转九曲 九曲原谓黄河阵,相传是古代的一种阵法。转九曲也称转灯儿。清道光年间,本县多在夏历七月三十日晚举行,今一般于正月初六或元宵节晚上演出。在广场上栽19排高粱秆,组成9个方阵(见图),设灯360余盏,外戴彩色纸罩,入夜齐明,五颜六色,人影晃动,灿若星辰;唢呐乐队开路,伞头前引,队员后接,边走边唱。全村(邻村)男女老幼紧跟转游,欢声笑语,舒心如意。 县内伞头知名者有贺鸣海(上槐卜)、吴作益(吴家河)、杨树强(秀延镇)、陈和平(楼则塔)等数十人。 场子 亦称小场子、小场子秧歌、踢场子。有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四人场子、八人场子等。以表演特点又分为武场子、迎风场子、丑场子和普通场子数种。回[huì]回秧歌是一种特殊的小场子。 武场子 武场子是清涧较为古老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东区。动作根据武术拳路演变而来,以舞为主,以唱为辅。二人场子为2人对打,三人场子为一打二,踢时为一踢(丑角表演)一包(旦角表演)或一踢两包,动作须紧跟鼓点,表演时均为秧歌步,走剪子股(转“8”字形),对角踢,路线为正方形,结束时唱秧歌数首。 迎风场子 一种以旦角表演为主、动静明显的二人场子,流行于郝家墕、石嘴驿、店则沟和寨沟等乡(镇)。丑角踢完一路后,原地下势不动,包头旦角接着由脚、手、臂、肩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有时像春燕展翅,翩翩起舞;有时如脚踩风轮,圆场旋转;有时似平水行舟,飘然而前;有时手执双扇,如彩蝶翻飞。迎风场子除重乐器外,均有唢呐伴奏。 回回秧歌 4~8人手执三柴板(木片和铜钱等组成的打拉小乐器)和水钹等,在广场边舞边唱,表演历史故事和其他内容,多用[绣荷包]、[卖油油]诸曲调。主要流布于城川。 各类秧歌曲调第28编第4章选载。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