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文学创作 清朝以前,本县一直尚武轻文。除少数士绅及过往官员题咏山川风光,唱和应酬的诗词及奏疏、碑记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学创作活动。 民国时期,文学创作仍然萧条,但较之过去稍有起色。初期,本籍开明文人裴宜承写过不少诗篇。其中虽多颓废之情,但也有反映军阀混战、人民涂炭的写实篇章。 可惜裴氏诗作大多散失各地。近年神木中学教师武绍文于其后代家中求得抄本1卷,内录127首,名日《装宜承诗抄》,现已打印成册。土地革命到本县解放期间,县内革命前驱及进步人士在进行革命宣传和动员民众奋起抗日的时候,创作了一批鼓舞人心的作品,有诗歌、散文、小戏、漫画等。其中县政协委员杨和春先生的剧本《黑水怒潮》、《林中口哨》、《破镜难圆》等曾由榆林《上郡日报》社印刷发行,并在陕北各县上演。不过时处战乱,当时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未能保留下来。 建国以来,群众性业余创作活动蓬勃发展,但经历了曲折过程。1958年在大胆创作的思想指导下,一时“诗画满墙壁,干劲冲云宵”。写诗填词者甚众,成篇者不少。但因政治口号响亮,艺术生命不强,结果时过境迁,大多被人遗忘。1962年秋,神木中学学生王丕烈、庞士让、申维宾等文学爱好者组织墨海学会并创办《墨海》期刊,希望推动创作,改变文风。但因习作中涉及社会时弊,1963年被错误地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并对发起和参与者以反革命罪论处,直至1980年才予平反,从而窒息了业余文学创作正常发展的生机。1972年后,县文化馆文学组创办《神木文艺》(1982年改名为《驼峰》,不定期刊物)作为创作园地,经常举办文学座谈会、作品审稿会、故事会、赛诗会,积极培养扶植业余作者,使本县文学创作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截至1986年底,经常参加业余创作活动的中青年作者40~50人,《驼峰》出刊48期,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故事等文学作品300余篇,其中推荐到省、地报刊上发表的100多篇。 二、艺术活动 建国前,本县广大群众疲于为生活奔波,根本无暇顾及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艺术。尽管民间也有一些调丝弄弦、投师学唱和涂抹丹青的人(其中不乏卓有成就者),但多是为了苦中求乐或养家糊口,真正自觉从事艺术探求与创作者却寥寥无几。只有书法一项,由于官、商、学子历来重视,长期潜心钻研、勤学苦练且终有所成者不少。前清折必宏、赵巨卿、曹德本、郭本真、乔璋等人的书法,或以遒劲功力著称,或以秀丽飘洒见长,一直受文人学士们的推崇。可惜他们留在县城东西两山各庙宇内的牌匾、石刻上的笔迹,多数在“文革”中毁坏。民国年间王雪樵先生的书法更是名扬塞外。他于真、草、隶、篆均有较深造诣,其墨迹自成魏来兼具之体,散见于西安、榆林、府谷、神木及包头各地,目前收集到的屏联已有50余件。 建国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县文化馆在积极推动文学创作的同时,大力开展搜集整理传统艺术遗产和培养各类艺术人才的活动。据统计,1971~1986年共收集整理《红色歌谣》1册、编印《神木二人台传统剧目》、《二人台音乐牌曲》各1集;举办美术培训班18期,摄影学习班9期,舞蹈培训班8期,二人台学习班4期,书法绘画展览15次;在《驼峰》或《摄影专页》、《活页歌选》上发表音美摄影及书法等作品200余件,其中向省地报刊推荐发表的70多件。日前群众性创作活动已经开始,一支业余艺术创作队伍正在形成壮大,仅县文化馆《驼峰》编辑部每年接纳的稿件就达上千件,其中马政川、李来军、郑卫章、牛志国、王乐平、赵列墨、郝祥林等人的音乐、美术、舞蹈、摄影作品曾在省级刊物发表或受奖;王道安等青年书法爱好者的作品也颇具功力且形成风格。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