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古代的祀社媚神舞蹈演化而来,旧称“社火”。逢年过节,喜庆之日,本县群众普遍有闹秧歌的习惯。旧秧歌(又称扎场子),由12人组成,领头者2人,一举“日照”,一举“虎撑”,称为“伞头”;其次为身着武士服、肩挂腰鼓者2人,身着红衫绿裙、手持红绸的女娃(多由男人扮装)2人,蛮婆、蛮汉各1人;后有大头和尚戏柳翠、张公背张婆等滑稽表演。多在家户院落进行。由伞头导引,扭打歌舞,队形图案变化多样,主要有“掏四角”、“绕八字”、“编蒜辫”、“勾五大洲”等。步伐以十字步为主,随鼓点变化,缓急有致,节奏鲜明,表演者精神抖擞,欢快活泼。收场时由伞头领唱秧歌词,众人附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表演者增加到几十人,最多达120人,讲究队形变换,动作整齐划一,融舞蹈、杂耍、技艺为一体。70年代后,秧歌队前加彩车、唢呐乐队等,后增龙灯、水船、高跷、狮子、跑驴、霸王鞭、大头娃娃、张公背张婆、太平车等,规模宏大,适宜在街道和广场上表演。1989年,本县秧歌队参加榆林地区春节秧歌汇演,获特别奖。同年应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参加大型音乐故事片《黄河谣》的拍摄。国家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陈昊苏赞誉:“靖边秧歌甲天下,黄河文化传中华”。靖边秧歌中的“跑驴”,动作和谐,舞姿幽默,1980年搬上舞台,参加全国民间文艺调演,获演出奖。曾到首都中南海演出,并且被拍入歌舞记录片《泥土的芳香》。表演者张有万曾参加全国民间艺术会演,获一等奖。 秧歌队夜间的“钩灯”更为壮观,即用花灯数十盏,摆成各种图案,以秧歌队为主,组成特定人数的队伍,在激烈的鼓点伴奏下,绕灯转游、歌舞,庆贺“五谷丰登(灯)”。 元宵节和“龙抬头”节(二月二日),滩、涧地区普遍兴“转九曲”,即用360盏花灯摆成“九曲黄河阵”图案,观灯者循着灯路,迂回转游。置身其中,彩灯绚丽,笑语回荡,忽真忽幻,趣味无穷。散场时,人人争抢花灯,叫做“抢儿女灯”。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