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书 法 明清科举考试注重文字书写,读书人均刻苦习字练笔。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贺锡龄才学出众,拟用翰林院,只因书法稍欠,改授湖北候补知县,由此可见一斑。雍正五年(1727)进士冯宗洙、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冯一工书法。道光年间,岁贡李汝义在楷书、行书方面造诣较深,人称“得钟王神韵”③,其子李丕基承继父体。自李氏父子以后,米脂钻研书法的风气大开。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高祖培的楷书、隶书笔力刚健,行书洒脱大方,他曾著《书法指南》,论书法的间架结构和行笔意蕴,有独到见解。清末到民国年间,还有高棣、高祖诰、冯致祥、艾如兰、高鹤年、李承藻、李宝衡、常寿世等擅长书法。其中以高鹤年、李承藻的书法首屈一指。 当代,钢笔渐渐取代了毛笔。虽然部分小学仍强调学生写“仿”,但重视传统毛笔书法的风气愈来愈谈,写钢笔字者亦各行其是,缺乏严格训练和讲究。社会各界有一些书法爱好者自写自练,多实用书法,少刻意创作。1986年,文化馆成立书法研究小组,吸收28人。高正平数十年握笔,到老不懈。以颜体入步,功力渐厚,字风严谨。冯之鉴喜好书法,购多种字帖学习,在经商之余常去观摩他人写字,体会章法气度,草书渐长。高治仁、艾克信、马耀南多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书牌匾、办展览,善于吸收他人长处,笔意较新。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多次参加地区书法展览,1970年有4人的作品参加省展。80年代,又有一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涌现。1989年,工会俱乐部成立青年书法协会。 摄 影 本县摄影始于民国初期,由商铺兼营人像摄影,冯玉秀、高照旺、高增恭等是早期摄影者。30年代,高照旺拍摄一些城景照片,得以留存。50年代以来高维平、史德生等人多年从事人像摄影,用光、着彩和暗房技巧各有所长。50年代后期,县文化馆、电影站购照像机,开展图片宣传或幻灯宣传;下放米脂锻炼的共青团中央干部黄复、杨玉忠拍摄一些新闻照片。1960年,《米脂报》开始刊用本县新闻图片。70年代,县文化馆高治仁的数十幅新闻摄影作品见于《榆林报》、《陕西日报》、《光明日报》,一些艺术摄影作品在榆林地区影展中选用,其中《转九曲》、《生命之歌》等7幅获榆林地区影展一等奖。二级摄影师高维平在职业摄影中从事一定创作,其《志在山林》等3幅作品参加1978年陕西省艺术影展;《憧憬》发表于1980年《大众摄影》第一期;还有《照片水彩着色上光法》、《拍摄室外逆光人像技术要点》等文见诸报刊。贺国建在《陕西日报》、《陕西科技报》、《榆林报》等报刊上发表新闻照片100余幅,其中《陕北窑洞》一组4幅载于《陕西日报》头版。常振忠等人也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新闻摄影照片。80年代后期,业余摄影爱好者逐渐增加。1986~1989年举办摄影学习班3期,培训60人次。一些青年的习作参加地区影展,部分获奖。1988年,本县9位摄影爱好者的15幅艺术摄影作品参加北京——陕北8县美术、摄影、书法联展。米脂籍摄影家杜修贤在新华社工作期间,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摄影,作品丰富。 谜 语 本县盛行灯谜活动,谜语创作踵继不衰。50年代,文教局长高锦增、文化馆长艾维琪热情支持灯谜活动,会聚高汉章、吕鼎修、常瑞五等爱好者编谜。每年元宵节在文化馆院内办猜谜灯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开初每年编新谜300~500则,较通俗的物谜、字谜居多。“文化大革命”10年,灯谜遭禁,一些爱好者因谜词受“批判”,谜稿被焚。1976年恢复元宵节灯谜晚会后,制谜猜谜盛况空前,而且年盛一年,每年制谜800~1000则,高、难、雅谜增加。近30年内本县先后创作谜语上万则,不乏佳作。灯谜晚会由院内、室内举办发展到大街张灯结彩,巨牌悬贴;由文化馆独家举办发展到工会、厂矿多家举办。年年元宵节吸引男女老幼猜谜、观谜。80年代,因本县新制灯谜已难满足需要,县文化馆与上海灯谜协会搭桥,建立往来关系,引进上海新谜作,取长补短,促进本县制谜水平不断提高。1989年,县文化馆收集1950年以来自编谜语3000余条,汇编成《米脂创作灯谜选》。 ①原诗见本志《艺文志·诗词》。 ②南田指明末清初花鸟画家恽寿平(初名格,字正叔,号南田)。 ③“钟王”指钟繇、王羲之。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