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旧时代,本县没有长期性职业剧团。仅有极个别的草台班子,由一些略有专长的艺人作班主,自置或租赁戏箱“行头”(服装、道具),请名角、雇演员,临时凑合二三十人演出旧戏。多数新春组班,入冬分红散伙。民国初期,常德云等人曾领戏班。戏剧艺人被称为“戏子”,社会地位低,收入微薄。戏班东游西走,睡破窑住庙堂,“日日打交待,夜夜卷铺盖”,风餐露宿,十分艰难。 过去,多演庙会戏,全县较大庙宇50多处,大多有固定会日或戏台,逢会唱戏,一年一次或数次,农民藉此一饱眼福。小村小庙“写”一台“泥圪塔戏”(傀儡)敬神。大庙会则请名班唱大戏,沸沸扬扬。演出前由庙会会长(或村头)和班主签约,议定戏价、剧目和一应事项,名为“写戏”。一台庙会戏通常3天,按日分别称起戏、正戏、完戏,每日上午、下午、晚间各一出。在戏班能演剧目中由庙会圈定名目。清末民国初,山西临县、离石、柳林、绛州戏班多来演出,剧目有晋剧《八义图》、《恶虎山》、《大报仇》等。民国11年(1922)河北夏翠玉(女)戏班来米脂演出《荒山泪》、《霸王别姬》等河北梆子剧目。两年后,石拐子戏班在县城唱《石佛口》。在文化娱乐生活极其贫乏的山乡,看戏不易,一村唱戏,周围一二十里地农民都来观看。30~40年代,晋剧演员刘成、梁二子,秦腔演员袁乃中、黎汉章等为观众熟悉。 1937年,东街小学筹集经费购置服装、乐器,成立宣传队,由教师辅导学生排练演出小剧和地方戏。后由学生和一些艺人组成米脂抗敌剧团,1939年改为绥德警备区民众剧团。这个剧团在米脂活动数年,演出秦腔《荆轲刺秦》、《苦药计》等,后演出《查路条》、《好男儿》等抗日新剧③。1940年冬,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师生创作演出小戏《十字街头》,社会影响较大。1941年,米中成立学生业余剧团,在高德成、王辅民等领导下,团结一批文艺骨干,排演《春耕大合唱》、《炮火下的特务机关》,并和八路军九团宣传队一起演出,推动选举工作。1942年,排演话剧《喜事》,宣传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在老师戴路指导下还演出《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农村曲》等新秧歌剧和话剧。 1944年6月,县民主政府拨出60石小米的公粮和民生商店部分收入做经费,成立县大众剧团,专演晋剧。演员60余人,主要由绥德群众剧团的山西籍演员、本县老艺人和米中业余剧团部分成员组成,王士林任团长,石金柱任教练,须生任凤仙(九岁红)、申怀高(米脂红),文武生李双喜,旦角吕金凤(三女子),净角焦丕元等艺人荟萃一堂。该团“戏箱”新,演技好,在本县巡回演出《战宛城》、《长坂坡》、《玉虎坠》等大本古典剧和一些折子戏。同时赴绥、佳、吴、清等邻县演出。印斗、卧羊、民丰成立业余剧团,由自卫队员和教师参加演出。1946年,米脂大众剧团并入绥德群众剧团。此后,冯社臣、吕鼎修联络商界戏剧爱好者组成“公盛兴”自乐班。不久,自乐班改为业余晋剧团,以县大众剧团、曹佳有戏班戏箱装备,断断续续唱晋剧,1950年停止。 1946~1949年,米脂中学文艺队十分活跃。利用庙会、集市演出歌剧《阎爱莲跑婆家》,宣传婚姻自主;假期到新解放区镇川、横山、靖边等地演出歌剧《血泪仇》、《穷人恨》、《刘巧儿团圆》,活报剧《高树勋将军起义》等,跋涉700余里,向新区群众宣传革命形势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1949年冬,赴民丰、民权、卧羊、杨家沟等区演出歌剧《刘胡兰》、眉户戏《越捞越深》和独幕剧《一颗手榴弹》、《常阴阳》等。 50年代初,县内无职业剧团。绥德群众剧团常来县演出。1951年,再次成立业余晋剧团,演职人员40多名。剧团在本县和邻县活动,演出旧剧,群众称为“三队”戏。剧团聘请高宝成(山西离石人)教排《斩黄袍》、《铡美案》等,表演技巧有所提高,旦角冯学茹表演较出色。1953年,该团受绥德专区文代会表彰奖励。1965年解散。1954年米中文艺队排演大型歌剧《赤叶河》和话剧《新局长到来之前》、活报剧《火烧赵家楼》等。以后对外演出逐步减少。 1956年11月,绥德群众剧团二队交米脂管理,一批年轻演员来县。本县又有了公办专业剧团,两个月内演出《法门寺》、《三滴血》等传统剧14场,观众5万人次。1957年,该团排练的大型秦腔《天梯》参加榆林地区现代戏汇演并获奖。1958年佳、米两县剧团合并为米脂剧团,下设秦腔、晋剧队,轮流巡回演出。1960年,秦腔队参加陕西省首届青年演员汇演,《金鳞记》受好评,常建荣(女)、刘康锁获优秀演员奖。当年,两队共演出309台,观众32万人次。1962年,晋剧队原归佳县;仍属米脂的秦腔队以传统戏为主,全年演出190场,观众10万人次。1963年,米中文艺队排演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1964年,县剧团排演《红梅岭》、《三世仇》等现代戏,与传统剧间杂上演。当年巡回演出185台,观众9万人次。 1965年停演古典戏,县剧团排演一些小歌舞,在城乡演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剧一律封禁,县剧团卷入“运动”,业余剧团消声匿迹。大吼大叫、伸腿扬拳的红卫兵“造反”歌舞搬上舞台。1967~1968年,这类演出50多场。1968年,下放官庄劳动锻炼的县文工团(原县剧团)奉令和该村青年排演歌剧《红色娘子军》、秦腔《智取威虎山》。1970年秋,从西安学回秦腔《红灯记》。此后相继排演《沙家浜》、《龙江颂》等样板戏和《红扁担》、《高西沟人民学大寨》等小戏。1970年,文化馆在盘龙山举办样板戏普及学习班,把学唱样板戏小段推向基层。 1973年起,县文工团先后排演碗碗腔《战斗的婚礼》、《迎来送往》等,道情剧《号角长鸣》、歌剧《浇地》等在县内演出或参加榆林地区汇演,一些节目获奖。其中既有自编的也有县文化馆组织创作的。各乡镇、学校、机关团体也掀起创作、排演现代小戏活动。1974年米中排演眉户剧《雷锋》、《风华正茂》。80年代全县小戏演出达到高潮,在县文化馆和文艺创作室辅导下,业余作者的100多个小戏与观众见面,其中有一些较好地反映了现实生活,20多个在省、地汇演中获奖,米脂被誉为“小戏之乡”。 1978年,古典传统剧“解冻”,县剧团重新排练《十五贯》、《逼上梁山》等剧目,在本县和外县演出。在延安地区演出43场《三滴血》,很受欢迎。1980年,将电影《三凤求凰》移植改编为秦腔。此后数年,又排演秦腔《假婿乘龙》、《屠夫状元》、《程咬金照镜子》等,同时编演现代剧《水流千里》、《马家婚事》、《寸心悠悠》等。 旧时,本县一些人因困苦所逼而从艺,跑龙套者居多。只有申怀高(米脂红)、冯庆眉技艺较高。申擅长武生、须生,身段干净美观,飘逸洒脱,唱、做、念、打皆具功力。他主演《长坂坡》中的赵云,《八件衣》中的杨知县等,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冯多演丑角,人们以“三花”称,竟忘其真名。他的辫子功极好,可绳吊辫子游台,且口齿伶俐、扮相幽默。然而,他们却得不到社会应有尊重。抗战时期,民主风行,米中许多男女青年学生,如高鹏、艾友、郭阳庭、王亚梅(女)、杜锦玉(女)等勇敢走上舞台,从米脂开始演剧,后来到延安,成为文艺骨干。新中国成立后是陕西或全国的戏剧界闻人。马健翎毕生献身戏剧事业,编创大型剧60余出,为一代戏剧大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米脂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演员。雷明亮(明亮子)为培养学员付出心血。受群众欢迎的演员有常建荣、孙德民、王天中、冯君易、刘天祥、胡银洲、姜仲元、刘康锁、常锦荣、杨竹萍、高红霞、艾香玲等。从1947年到1983年,先后6次补充新学员。1985年后又陆续在关中等地吸收一些年轻演员,后继有人。常建荣(五儿)1947年9岁学戏,从艺40余年。戏路宽,演技出色,文、武生、须生、花旦和现代剧人物均曾扮演。所饰周瑜、赵云、杨六郎、况钟等传统戏主角和阿庆嫂、江姐、柯湘等现代戏主角,做功细腻,刻划人物性格入木三分。她起初学晋剧,擅长翎子功、扇子功、帽翅功,后把这些表演技巧用于秦腔传统戏中,更加炉火纯青。老艺人孙德民长期在米脂演出,精益求精。丑角胡栓(银洲)浑身是戏,举手投足皆成趣。米脂县剧团80年代培养出的女演员郭云琴后调榆林民间艺术团,1986年在全国首届金孔雀杯民歌通俗歌曲大赛中获优秀歌手奖、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唱二等奖。 1979年后,县剧团每年下乡巡回演出200余场。一些乡镇也组建业余剧团,在本县或邻县大唱秦腔、晋剧传统戏,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1989年,全县演出戏剧100多台300余场,观众百万人次。1990年11月,县剧团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现代小戏调演,艾香玲获演员一等奖,史莉获二等奖;集体获综合演出一等奖和乐队伴奏奖。 剧本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受延安新文艺运动影响,米脂中学的戏剧创作活动蓬勃兴起;较好的剧本有1940年秋31班学生集体创作的歌剧《十字路口》,1941年教师温剑风编导的话剧《炮火下的特务机关》,1942年殷参创作的话剧《喜事》等。1949年,教师李清明编出《一颗手榴弹》、《就是他》、《常阴阳》、《一把镢头》等独幕剧。 50至60年代,米中和县剧团自编一些小戏剧。其中县剧团的《天梯》有一定生活基础。70年代本县戏剧创作逐步活跃起来,剧团编出《虎山英姿》、《幸福粮》等现代戏剧本。 1973年后,县文教局重视小戏创作,县文化馆经常举办小戏创作学习班,集中业余创作爱好者学习、讨论小戏创作方法,修改剧本。数次邀请省群众艺术馆左明中来米脂指导写戏改戏,培养本县业余创作人员。 1985年以后,县文艺创作研究室继续抓小戏创作,城乡40多名创作骨干不断有新作问世,先后有100多个剧本排演。其中有20多个小戏参加省地汇演,7个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个剧本被省电视台采用拍成电视片,2个小戏录音在中央广播电台和省广播电台播出。1978~1989年,艾绍青创作的秧歌剧《一双鞋》,碗碗腔剧《书记下乡》、《水流千里》(与艾绍荣合作),二人台《书记回家》,民歌剧《抓游医》、《马家婚事》、《寸心悠悠》(与高瑜合作)、小品《难得理解》等;朱玲创作的歌剧《浇地》,高治雄创作的碗碗腔剧《迎来送往》,高明德创作的民歌剧《卖猪》、《两代人》,郭思焕等3人创作的碗碗腔剧《撞亲》、李长江创作的《野味餐馆》、刘毓珠等人创作的《走不完的黄土路》等受观众欢迎。高治强为上述多数剧创作音乐,高万飞也为一些剧配乐。县文教局长李长直、文化局长朱国恩在任职期间重视戏剧工作,为这一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1985年,朱国恩获榆林地区戏剧创作伯乐奖。1990年8月,杜小铎的小品《夏天的故事》获陕西省戏剧小品延安杯大赛二等奖;11月《寸心悠悠》、《呼唤》两个小戏在全省青年演员现代小戏调演中获7项12个奖励。其中艾绍青获编剧一等奖。 ③1941年该团调往延安成为西北文工团。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陕西省歌舞剧院,其中米脂演员较多。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