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末由山西传入本地,经艺人加工,吸收山西梆子、道情、民歌等音乐素材演化而来。唱腔花样少,曲牌简单;伴奏乐器主要是板胡、二股弦、三弦和小唢呐,击乐以一特制小铜碗和二连木梆掌握节奏。只与傀儡、皮影戏配合使用。表演、伴奏7~9人,唱者会打,拉者能唱,一人多角,一专多能。民国初年,宋高兴旺等组织戏班唱碗碗腔。后来又吸收关中碗碗腔曲调,使唱腔更趋婉转。1959年,县剧团姜光远等发掘整理当地碗碗腔花音、散板等多种常用唱法,用于现代戏。县剧团先后编演碗碗腔现代戏10多出。1982年,县剧团改革碗碗腔音乐,用极鼓、牙子、碰铃取代小铜碗、二连木梆,根据剧情效果增用二胡、笛子、提琴、木管乐器等,丰富了这一剧种的音乐色彩。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