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剧种流传 明清以来,本县主要流行晋剧、秦腔、秧歌剧、道情、碗碗腔、眉户等剧种。 晋 剧 本县地近山西,受晋文化的影响远大于关中。清代传入中路梆子①,此后,晋剧成为米脂群众熟悉、喜爱的戏剧形式。清末至民国初,本县无戏班,但山西戏班常来县演出。30年代,曾赴晋学戏的申应德、冯庆眉等米脂艺人请来一些山西名角组建戏班。晋剧在县内影响越来越大。绥德雷家坪雷履丰领办的晋剧戏班常年在米脂活动。1944年成立的米脂大众剧团仍以晋剧为演唱形式,先后排演多种传统戏,在本县和邻县有一定声誉。1952~1965年,县业余晋剧团活动于城乡。1956年后,县晋剧团撤销,但外地晋剧团仍常来演出。 秦 腔 20年代前,本地无秦腔演出。民国13年(1924),井岳秀军队的石拐子(石子俊)戏班首次来米脂唱秦腔,时称“南路腔”②。23年(1934)高双成军队驻米脂,随军秦腔戏班每星期六唱戏,风靡一时。1937年成立的县抗敌剧团,也演秦腔。1956年,县秦腔剧团成立。先后排演百余出传统秦剧,一唱30余年。后来还演出了一些秦腔现代戏。这种粗犷豪放的西北古老剧种逐步在县内扎根、发展。 秧歌剧 又名小调戏,是本县广为流行的小型剧种,在闹秧歌时演出。观众围一圈,场地不分前后,即可演出。这种剧角色少,剧情简单,表演采用秧歌“扭”的形式,演唱采用民歌小调或其他戏剧曲调,民乐伴奏,方言道白。传统剧目有表现爱情的《摘南瓜》、《毛红跳墙》、《掐草帽》等;有批评陋俗的《闹赌博》、《旋棒槌》;有破除迷信的《蛮婆算命》、《瞎子算命》等。1942年,延安新文艺运动中产生一批优秀秧歌剧,当年到米中任教的戴路从延安带来《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剧本;鲁艺文工团来米脂时,于蓝等演员亲自辅导米中学生演出。新秧歌剧很快在本县流传。50年代,秧歌剧年年出台,自编自演段子很多。“文化大革命”初,传统秧歌剧禁演,新秧歌剧少见。1973年起,恢复秧歌剧演出,编演了一些现代节目。1978年后,内容健康的传统秧歌剧也恢复演出。1982年,县文化馆整理《传统秧歌剧》,收集了14个剧目。 道 情 本县流传的道情曲调最先由清涧县传入,后又吸收了山西临县等地道情的优点,基本属东路道情。唱法声调悠长,多拖腔;以高音三弦、四胡、管子、笛子等配乐。民国28年(1939),艾德齐等领班唱道情皮影戏。1942年后,米中学生演出“鲁艺”用道情曲调编写的《周子山》、《减租会》等剧。民间文娱活动多演道情。70年代以来,县内演出《支农忙》、《号角长鸣》、《钻布袋的公爹》等现代道情戏。 碗碗腔 清末由山西传入本地,经艺人加工,吸收山西梆子、道情、民歌等音乐素材演化而来。唱腔花样少,曲牌简单;伴奏乐器主要是板胡、二股弦、三弦和小唢呐,击乐以一特制小铜碗和二连木梆掌握节奏。只与傀儡、皮影戏配合使用。表演、伴奏7~9人,唱者会打,拉者能唱,一人多角,一专多能。民国初年,宋高兴旺等组织戏班唱碗碗腔。后来又吸收关中碗碗腔曲调,使唱腔更趋婉转。1959年,县剧团姜光远等发掘整理当地碗碗腔花音、散板等多种常用唱法,用于现代戏。县剧团先后编演碗碗腔现代戏10多出。1982年,县剧团改革碗碗腔音乐,用极鼓、牙子、碰铃取代小铜碗、二连木梆,根据剧情效果增用二胡、笛子、提琴、木管乐器等,丰富了这一剧种的音乐色彩。 眉 户 40年代经马健翎等编演新剧,推陈出新,由关中经延安传入。本县以眉户调演唱秧歌剧,受人欢迎。县剧团先后排演眉户剧60多出。1963年从西安学回大型眉户剧《雷锋》、《李双双》,影响极大。80年代排演古装戏《张古董借妻》。 傀儡戏·皮影戏 清代以来,县内一些艺人组成小戏班子,演出傀儡戏(又叫胶泥脑戏)和皮影戏。自制戏剧傀儡或皮影,由艺人举舞动作、配唱,音乐单调,极少有连贯剧情。多采用碗碗腔或民间小调。在山村小庙演唱,日间演傀儡,夜间耍皮影,观众不多。 抗战以来,歌剧、话剧等新型剧种进入本县,米中、剧团排演过一些较大剧目。歌剧比较受欢迎。 剧团与演出 旧时代,本县没有长期性职业剧团。仅有极个别的草台班子,由一些略有专长的艺人作班主,自置或租赁戏箱“行头”(服装、道具),请名角、雇演员,临时凑合二三十人演出旧戏。多数新春组班,入冬分红散伙。民国初期,常德云等人曾领戏班。戏剧艺人被称为“戏子”,社会地位低,收入微薄。戏班东游西走,睡破窑住庙堂,“日日打交待,夜夜卷铺盖”,风餐露宿,十分艰难。 过去,多演庙会戏,全县较大庙宇50多处,大多有固定会日或戏台,逢会唱戏,一年一次或数次,农民藉此一饱眼福。小村小庙“写”一台“泥圪塔戏”(傀儡)敬神。大庙会则请名班唱大戏,沸沸扬扬。演出前由庙会会长(或村头)和班主签约,议定戏价、剧目和一应事项,名为“写戏”。一台庙会戏通常3天,按日分别称起戏、正戏、完戏,每日上午、下午、晚间各一出。在戏班能演剧目中由庙会圈定名目。清末民国初,山西临县、离石、柳林、绛州戏班多来演出,剧目有晋剧《八义图》、《恶虎山》、《大报仇》等。民国11年(1922)河北夏翠玉(女)戏班来米脂演出《荒山泪》、《霸王别姬》等河北梆子剧目。两年后,石拐子戏班在县城唱《石佛口》。在文化娱乐生活极其贫乏的山乡,看戏不易,一村唱戏,周围一二十里地农民都来观看。30~40年代,晋剧演员刘成、梁二子,秦腔演员袁乃中、黎汉章等为观众熟悉。 1937年,东街小学筹集经费购置服装、乐器,成立宣传队,由教师辅导学生排练演出小剧和地方戏。后由学生和一些艺人组成米脂抗敌剧团,1939年改为绥德警备区民众剧团。这个剧团在米脂活动数年,演出秦腔《荆轲刺秦》、《苦药计》等,后演出《查路条》、《好男儿》等抗日新剧③。1940年冬,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师生创作演出小戏《十字街头》,社会影响较大。1941年,米中成立学生业余剧团,在高德成、王辅民等领导下,团结一批文艺骨干,排演《春耕大合唱》、《炮火下的特务机关》,并和八路军九团宣传队一起演出,推动选举工作。1942年,排演话剧《喜事》,宣传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在老师戴路指导下还演出《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农村曲》等新秧歌剧和话剧。 1944年6月,县民主政府拨出60石小米的公粮和民生商店部分收入做经费,成立县大众剧团,专演晋剧。演员60余人,主要由绥德群众剧团的山西籍演员、本县老艺人和米中业余剧团部分成员组成,王士林任团长,石金柱任教练,须生任凤仙(九岁红)、申怀高(米脂红),文武生李双喜,旦角吕金凤(三女子),净角焦丕元等艺人荟萃一堂。该团“戏箱”新,演技好,在本县巡回演出《战宛城》、《长坂坡》、《玉虎坠》等大本古典剧和一些折子戏。同时赴绥、佳、吴、清等邻县演出。印斗、卧羊、民丰成立业余剧团,由自卫队员和教师参加演出。1946年,米脂大众剧团并入绥德群众剧团。此后,冯社臣、吕鼎修联络商界戏剧爱好者组成“公盛兴”自乐班。不久,自乐班改为业余晋剧团,以县大众剧团、曹佳有戏班戏箱装备,断断续续唱晋剧,1950年停止。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