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秧歌在米脂久传不衰。它的起源显然与古代祭祀、戍边军旅庆功形式和农民欢庆丰收“手舞足蹈”有关。光绪县志载:“立春前一日,迎春乡民扮杂剧唱春词(曰唱秧歌)”。民国县志载:“秧歌又名阳歌,言时转阳春,歌以乐之。”清代以来,米脂人新春闹秧歌已成习俗。 本县过去流行传统秧歌,后来发展为新秧歌。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打头人(或称会长)自动聚会,商议办社火。村中一般自备秧歌服装、化妆品;锣鼓一响,吸引许多人参加,30~50人不等,稍加排练,即可出场。秧歌队由伞头领队,队员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引人注目;西区秧歌服饰讲究头扎英雄巾,饰纸花、绒球,腰系战裙,足登云靴或花鞋。旧时,女子不闹秧歌,往往男扮女装。队尾总有扮相古怪的蛮婆、蛮汉或张公背张婆。规模盛大时增加腰鼓队、高跷队或扳水船、耍狮子、骑竹马等。 锣鼓队由熟练的打击手和唢呐班组成,锣鼓铿锵响亮,唢呐激越昂扬,极壮声色。鼓手用“路鼓”、“流水鼓”、“雷神鼓”指挥秧歌队行进和队形变化,有“凤凰三点头”、“老虎大洗脸”、“落七锤”等种种鼓点名堂。不同场合,或以打击乐为主,或以唢呐为主,忽如行云流水,忽如细浪平沙。秧歌队员执扇舞绸,在伞头导引下“走场”,摆成种种图案队形,有“枣核子开花”、“蒜辫子”、“大蝴蝶”、“秦王乱点兵”、“海底单葫芦”、“单天地牌”等200余种。秧歌美在“扭”,妙在“活”,足踏鼓点,臂舒腰闪,动作洒脱活泼。 传统秧歌中的腰鼓较有特色。其“缠腰鼓子”左旋右转,身前身后、腿下腰侧击打,活跃异常。两种打法,“文打”轻松自然,“武打”激烈奔放,刚柔皆备。 秧歌队除过街、走场外,还围圈表演小场秧歌或秧歌剧。小场秧歌有扳水船、踢场子、跑驴等。“扳水船”以彩船为道具,少女“坐”船,艄公“摇”浆,边舞边唱,模拟行船,或处流平水静,或处浪颠波涌;或乘风疾行,或搁浅沙滩。以少妇回娘家、走亲戚为情节,艄公笑问,女子唱答,妙趣盎然。踢场子有二人、四人或八人,双双对舞。角色依鼓点摇扇舞绸,男“引”女“戏”,男角生龙活虎,表阳刚之健,女角腰步轻软,演阴柔之美,情切意绵。“跑驴”以纸扎驴儿为道具,二人扮饰“骑驴婆姨赶驴汉”,夫妻逗情,一路欢舞。“驴儿”或跑或走,或站或卧,摇尾巴、尥蹶子,诙谐生动。 1942年延安兴起新秧歌活动。次年12月,张庚率鲁艺文工团来米脂,辅导米中学生排练新秧歌。1944年春节,新秧歌上街演出并慰问党政军各界,令人耳目一新。米中学生利用寒假深入区乡帮助农民排练新秧歌。1945年2月20日,绥德分区在吉镇举行秧歌比赛,本县十里铺秧歌队获好评。 新秧歌以传统秧歌为基础,有了许多变化。秧歌队吸收女子参加,男女各半,由手执镰刀、斧头模型的工农形象取代伞头。男女彩妆,服色整齐。扭跳结合,步伐多变,平步扭、甩绸扭、原地扭,十字步、前进跳跃步、变身步等穿插应用。队形由单而双,分别走场,有新编“五大洲”、“宝塔山”等场图。 40年代以来,新秧歌年年登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强求一律“革命化”,死搬硬套“雄纠纠”正步走,情趣俱失。1981年县文化馆举办百余人参加的伞头训练班,在学习传统秧歌基础上提倡创新。1982年正月,在县城举办大型秧歌赛,20多班秧歌队各显风采,争奇斗艳;城乡观众一饱眼福,数十名外地文艺工作者前来观摩,赞不绝口。龙镇、郭兴庄乡的传统秧歌尤具古朴风格。秧歌能手——刘岔申孝祖、张兴庄张文满、丁家沟赵国英等,古稀之年仍上场献艺,朝气不减当年。磨石沟80高龄的白云发,扮老艄公腰腿矫健。岳家岔马有宽、城关崔登义等老伞头重登艺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