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皮影戏在本县流行年代较早,据考在清末紧邻甘肃陇东地区的姬塬、张崾峻一带,已有皮影戏传入。民国初年,今油房庄乡属陈峁峁村农民陈德英、陈德智兄弟购置皮影戏箱一副,延请庆阳皮影艺师耍线子(即主演)。后来姬塬、张崾崄、冯地坑、罗庞塬也相继出现了皮影戏班。 皮影的制作,是把各种戏剧人物的脸谱、服装图案绘制在牛皮、驴皮、羊皮或硬纸片上,用刀刻而成,再染上颜色。每个皮影人物均由六件(十段)组成,即头、两臂(四段)、腰身、两腿(四段)。在臂腿的肘膝关节处分开。除头像外,其余各件用线绳连合,另于胸部及两腕加细竹杆3根,供表演时操纵。头像另存,其脸谱同大戏。有生、丑、净、旦,公忠者正貌,奸邪者花面丑像。演出时根据剧中人物形象之需要,选择合宜的头像插在相应的腰身上,构成完整的戏剧人物。 纸幕俗称“亮子”,用木制成方框,糊上优质麻纸即是。演出时在亮子后边点燃油灯,将皮影人物置于亮子上照影作戏。 主演艺师即操纵皮影称“前台”,也叫“耍线子”。除要有熟练的提线操作技术外,还须熟记全戏唱词、板路、道白、场次,既演又唱,是戏班子的核心人物。乐器班子称“后台”,分文武场。文场四弦为主,带干鼓,战鼓,小锣,称“搂板”。武场大锣和钹,称“打铜”,配乐主要是笛子、喇叭、唢呐(小喇叭),称“三吹”。还有四弦配嗡胡的。另外,还带有鱼鼓(长筒鼓)、梆子和弹板。 皮影戏传入定边县境虽已时近百年之久,部分曲调及演员道白口音有些改变,但基本腔调未脱陇东道情本色。其唱腔曲牌分上音(欢音)、下音(苦音)两大类。曲调有慢板、带板、飞板、佛殿板、紧起、慢起、流水、泪板、气死板、复生板、滚白等。每唱到最后一句拖腔,幕后文、武场人员均大声和唱,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增强效果。 皮影戏早年多在乡间庙会、集市演出。平时走村串乡,或为祈雨,或为殷实家户还愿唱戏。偶尔也来定、安两镇甚至到华池、吴旗、靖边、鄂托克旗、盐池等地演出,很受乡民欢迎。旧社会皮影戏演出的剧目多带封建迷信色彩。还有唱神戏及给少儿过关煞等迷信专场演出。据考罗庞塬皮影老艺人罗正英不仅唱腔纯正,演技高超,且腹内戏本颇丰,可连续百夜不演重戏。其中主要演出的剧目有:《九连珠》、《照城珠》、《徐成换子》、《昭君和番》、《紫霞宫》、《三月会》、《玉山聚将》、《牧羊圈》、《蛟龙驹》、《狸猫换太子》、《三打白骨精》、《蝴蝶杯》等等。 民国25年(1936)定边解放后,皮影戏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所在区乡政府对皮影艺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多数皮影戏班剔除了旧戏中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的情节,新刻制剧中人物,演出小段新戏,宣传破除迷信、讲究卫生、戒烟禁赌、改造二流子等等,皮影戏逐步脱离了为封建迷信服务的束缚,成为民众健康的文化活动和文艺队伍中的一支力量。民国32年(1943),三边文工团曾举办了皮影艺人训练班,聘请民间艺人高仲元刻制新剧人物,演出《兄妹开荒》、《大家欢喜》、《夫妻识字》等边区流行的新剧,效果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馆加强了对皮影戏班的组织领导和业务培训,并经县政府批准颁发了临时演出证。时县境内比较稳定的皮影戏班有罗庞塬罗正英戏班,取名“前进皮影社”,归张崾崄区(七区)领导;油房庄陈峁峁村陈家戏班,取名“红光皮影社”,归白湾子区(三区)领导。以上二社属半职业性质。姬塬高圆山村高俊德戏班,取名“新华皮影社”,归姬塬区(六区)领导,因其成员均属高俊德子侄,为家庭班子,属职业性戏班,1956年,曾被选调赴省汇演并获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皮影戏停止演出。十余年间,老艺人相继去世。70年代末,罗、高皮影戏班先后恢复活动,均由新艺人组班执掌。90年代,在罗庞塬、姬塬、刘峁塬、冯地坑一带皮影戏仍很活跃。计有贺九彦、贺文贤、李春根、冯进文、张志新、姜兆玺、姜凤桐、姜兆勤等人管理的私人皮影戏箱十二三副,共有演员七八十人。刘峁塬乡转嘴子村青年农民李德仁用录音机把一台台皮影戏唱词道白全录下来,然后架起“亮子”,一人边放录音边“耍线子”,即可演出。皮影戏大都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演出,收费低廉,五六十年代每台收费5元~10元,七八十年代10元~20元,90年则20—30元。观众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温暖季节晚上无风露天场地演出观众多达数百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