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木板画 主要是门神年画。每逢过年之际,不少户的大门上都贴门神,以图吉祥避邪。品种有单、双幅之分,单幅有“天官赐福”,双幅有“秦琼敬德”、“马武姚期”等。汉中门神艺术优美,独具一格。解放初,市文化馆征得一套五色套版双幅门神木刻版(毁于“文化大革命”),由北京中国民间美术研究所王树春拓印介绍到国外,1961年民主德国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一书的封底采用。 雕刻 按材料分主要有石雕、木雕、砖雕,近年来还出现根雕,技法又有圆雕、浮雕、线雕等。时代上多属明、清历史遗物。且多存在于全市的50多处古建筑、古寺庙内,少量的存在于个人住宅院内。胡德成的根雕作品,多次在市里和省里展出,很受群众赞扬,电视台还专门介绍。 近十年来,为美化生活,提倡新型的雕塑,在一些机关院落和公共游览场所,塑有人物、动物、飞禽等艺术形象。 彩绘 在一些名胜古迹、古寺庙、公共游乐地方的建筑物上多有装饰性的彩绘,其格调有旋子式和苏式两大类,如汉台南院东西展厅彩绘为旋子式,中、北院亭阁和望江楼彩绘为苏式。 剪纸 剪纸内容很多,主要用于窗花。如结婚剪双喜,生小孩剪长命百岁、十二生肖、二十八宿等。解放后多反映新人新事新风尚。本市刘定国剪纸很多,其中在西安、北京等大中城市展出作品31件,在《西北妇女画报》等刊出23件。 刺绣 本市刺绣风格,大体属蜀、湘绣之间,城乡广为流行,妇女中多此工艺。传统性的刺绣艺术丰富多采,主要有错针、套针、挑针、乱针绣和边花、补花等,其中架花、挑花出色,多用于门帘、窗帘、鞋面、枕套、衣袖、围裙、帐沿、手帕等生活用品上。内容一般是日月、山水、花鸟、虫鱼、龙凤等图像和其它吉祥、几何形图案。现在为新兴刺绣工艺代替,群众中刺绣减少,市刺绣厂的刺绣多用于儿童服装和床上用品。 香包 每年端阳节,为纪念屈原,群众中特别在小娃和男女青少年中配带香包之习较盛。人们成群结队,涌至汉江河边,观赏龙舟比赛,互抢香包取乐。解放后,带香包之习,一度消失,近几年又有制作、配带香包风气。香包花样五颜六色,有菱形、心形、八角形及各种花果、动物等。市文化馆曾数次举办展览。1987年征集香包500余件(并刺绣)转送法国拉德斯市“中国艺术日”展销,很快抢购一空。 此外,在民间还有油漆、印染、编织、装裱、装璜、镶嵌、泥塑、面塑、烫画、微雕等。市水泥厂魏汉军擅长烫画,1982年出国支援伊拉克建设期间,曾为当地群众作了许多烫画,留下了好的影响,增进了友谊。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