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解放初,秧歌、腰鼓舞和革命歌曲,在城乡流行。一些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不少适合工人、农民和学生演唱的歌曲;戏曲工作者创作了一些舞蹈、歌曲。50年代和80年代,文化单位为推动音乐、舞蹈艺术的繁荣,多次召开歌舞作品的改稿会,创作了一批好的作品,先后有12人的52件作品在《音乐天地》等刊物上发表,其中获奖者9件。创作最多的张予为戏剧创作配曲30多篇,还有演出而未刊出的20余篇,其中《吹鼓手招亲》、《韩太公劳军》等,在省内和全国不少地区流传。刘城禹创作的钢琴曲《欢乐的锅庄跳起来》、《在森林中》,获北京第二届“星海杯”儿童钢琴赛征稿作品二、三等奖;为比赛必弹曲,中央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吴宝恒创作的《送郎当义兵》、《猎鼓》和《汉水鱼鹰》舞蹈,分别获省创作一、二等奖和全国“丰收奖”。全市音乐队伍669人,其中专业人员142人,兼职217人(学校兼授音乐课的教师),业余爱好者310人。1986年后,交谊舞、老年迪斯科逐渐流行。1990年全市营业性舞厅16个。北教场、灯光球场、拜将坛和陈家营广场每天早晨有3000多人跳迪斯科。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