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节 剧种与演出
一、京剧 民国3年(1914)始有京剧班社,班主郭芸利带京梆子混合班30余人来汉中,在昭忠祠(今青年路小学)演出,称正乐社。至民国20年(1931)左右郭死班散。民国27年(1938),刘光才和高小楼将于民国十四、五年组织的两个京剧班子合并成新舞台。民国31年(1942),叶云茹另组一班称新声大舞台,民国34年(1945)两班合并改称民新大舞台,在川主庙演出。民国38年(1949)冬,被迫到成都。解放后,部分演员返汉中,于1950年12月20日成立大众京剧学社。1951年7月,曹剑秋当选社长,社址迁豆家巷(今实验剧团)。1956年迁东大街现址,1961年改称汉中市京剧团。1988年底有演职人员71人。解放40年来,京剧排演古典剧180多出,拿手好戏有《杨八姐游春》、《霸王别姬》、《打渔杀家》、《马超》等。1963—1989年主要演出现代剧《谁是母亲》等50多出。 二、秦腔 明万历年间传入汉中,主要是关中秦腔艺人流动到汉中唱“包袱戏”。民国13年(1924),西安易俗社演员白秉华、丛玉华等人组织汉中易俗分社开院演出,这是汉中专业秦腔戏班的开始。民国16年(1927)戏班解散。以后几个秦腔戏班时建时散。民国35年(1946),天水新秦社演员李庆民等30余人与汉中的秦腔艺人组建秦腔剧社,取天水、汉中两地名首字,更名天汉秦剧学社(社址伞铺街),共有演员52人。解放后,于1952年改名为天汉秦腔学社(东关现址),1956年又改为天汉秦剧团,1959年改为汉中市秦剧团。1988年底有演员40人。四十年来,秦剧团共排演古典戏300多出,受人赞赏的有《烈火杨州》、《杨门女将》、《潘金莲》和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演出的《天河配》等。排演现代戏《海防线上》等89出。 三、汉剧 旧称楚调或“汉调二簧”,清咸丰年间传入汉中,以后演变成“汉江”、“商镇”两大流派,汉中汉剧属“汉江派”,或称“汉中派”。“汉中派”的“汉调二簧”,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带川味见长。板式有上调、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演悲怆、凄凉、愤慨等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爽等情绪。民国时期有戏班在本市城乡和南山一带演出。解放后,汉剧自乐班在本市定居,改为平民业余剧社,多在农村和南市场演出。1951年改为平民学社,1959年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81年与文工团合并,改为实验剧团。汉剧团排演古典戏400多出,群众喜爱的有《二度梅》、《打金枝》、《审诰命》等,并演出现代戏《红军女战士》等15出。 四、歌剧 民国26年(1937),歌剧传入汉中,当时平津学生宣传队在本市城乡以歌剧形式宣传抗日,演出《八百壮士》等歌剧,影响很大,城内明德女中组织学生排演了《魔鬼的审判》等歌剧,感人至深。解放后,陕南区党委宣传队于1950年初首次在北教场公演歌剧《赤叶河》、《不要杀他》、《红布条》等,深受群众欢迎。1950年5月12日,宣传队改为“红星文艺工作团”,1953年又改为“红星歌剧团”,1956年改为“汉中歌剧团”,属地区领导。1988年全团有演职人员103人。歌剧团深入生活,收集整理端公戏、八岔、花鼓等民间小戏120多出。创作演出了富有陕南地方特色的优秀剧目,其中《吹鼓手招亲》录制了唱片;《韩太公劳军》曾到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打麦场》、《青草坡》赴省汇演获奖;《红梅岭》赴京演出,拍了电影。 五、话剧 民国16年(1927)传入汉中,城内一些中学开始演话剧,称“文明戏”。民国19年(1930),汉中职业学校排演话剧《一片爱国心》。抗日战争时期,平津学生宣传队在汉中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最后一课》等抗日话剧,接着各中、小学都排演话剧在街头、农村宣传抗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中国旅行剧团”和西北大学等单位9个剧团,分别在汉中演出话剧《野玫瑰》、《春暖花开》、《雷雨》、《日出》等,激发了民众抗日热情。解放后,工会、共青团组织“汉中新民主剧团”、“汉中青年业余剧团”和“青年剧团”,先后演出话剧《红旗谱》、《李闯王》、《抗秦援赵》等。汉中歌剧团、市文工团、实验剧团都演出不少话剧,如《雷雨》、《独一无二》等。 六、汉调桄桄 为汉中的大型古老剧种,属梆子系,因用木梆相击发出桄桄的响声而得名。清末民初,汉中盆地先后有“三秦班”、“五福班”等40多个班社。民国21年(1932)后,还有5个班社,有传统剧目700多本。解放后,老艺人口述有300多本。汉调桄桄,在本市流行甚广,活动中心在武乡区、龙江乡、铺镇乡,共有业余桄桄剧团7个,农闲、节日都有演出活动。 七、端公戏 端公戏是由男巫师跳神的歌舞形式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剧种,汉中称男巫师为端公,故名端公戏,又因剧目多表现一男一女爱情戏,又称“对对戏”。解放后,文艺团体贯彻“推陈出新”的方针,对端公戏进行了整理、革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实了新内容,演出质量提高,深受观众欢迎。汉中歌剧团、市文工团、汉剧团及农村一些业余剧团,都上演了一些现代端公戏,如《赶工》、《换招牌》等。 八、曲艺 有汉中曲子又名“曲子戏”,本市龙江乡竹林村群众多会曲子戏。汉中曲子的音乐优美动听,曲调繁多,变化灵活,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文词严谨,句式长短不拘,唱腔稳重激越,优雅大方,长于抒发各种情感。清代有坐唱、清唱、伴奏三弦、二胡、碟子等。民国时期,逐渐发展带文武乐,搬上舞台,化装演出。解放后,城内各茶社说唱曲艺的有新声一组、二组、相声改进组、评词组和笑容、祥记等小组。1952年组建成一个曲艺组,1962年改为城关曲艺社,1963年改为曲艺团,演出自编节目《对春联》、《空城计》等80余出。1964年改为文工团,除主演曲艺、相声外,还演出大型歌剧、话剧《海岛女民兵》、《302号案件》等140多出。1981年文工团与汉剧团合并,改为实验剧团,有演职人员64人,1988年实有56人。汉中歌剧团、文工团、汉剧团曾先后演出现代曲子戏《归来》、《罗汉钱》、《雷锋》、《挑女婿》等很有影响的剧目。 四个剧团,八个剧种,演出最佳时期是五六十年代,1956—1965年平均每年演出1000—2000场次,观众100多万人次,收入20万元左右。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平均每年演出600—700多场次,观众60多万人次,收入15—20万元。1983年以后,电视在城区逐步普及,农村电视也增多,剧场上座率低。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