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雕塑 木雕 常见于门窗户格、檐板、挑头、梁柱、桌椅、床围、棺材、拐杖等。木雕工匠,代有传人,今平坝地区仍有善雕巧匠。文化馆藏清代四片门页装板的浮雕,装板高62.5厘米,宽41.4厘米。所刻《瓶竹图》由六条鲤鱼组成。鱼瓶插翠竹,左下配鸭嘴壶,右下斜衬如意。三条小鱼组成瓶子上体,双环将三鱼紧抱一起;三条大鱼一正两侧组成瓶子立体。两组鲤鱼头部的简纹,与鱼身扇形密纹成对比。瓶颈双耳把上下两组鱼群联结起来,繁而不乱。近年文川镇观沟村景海民,用树根雕成的“昭君出塞”、“雄鹰展翅”、“鹤”等作品,亦博好评。 泥塑 县志记载,本县唐代即创建大安寺、嵩山寺、龙头寺、东高寺等庙宇,塑像当在同时。以后诸代续修寺、观、庵、院、庙,都有泥塑神像,1949年前后,大部被毁。近年洞阳宫、五郎关和建基岩等处新塑泥像多尊。泥塑也用于建筑,庙宇和有些民房的屋脊兽头等多用青土蘼塑。寺庙泥塑现存者有洞阳宫祖师殿脊上的“龙凤呈祥”和“子牙阁”,魁星楼顶的“刘备招亲”、“三战吕布”、“杨戬赶孽龙”,三清殿脊的“二龙戏珠”等。 面塑 又叫花供、面花,是敬神、祭祖和丧葬所用供品。做法是用上等面粉做成花、果、鸟、兽形状,蒸熟涂色列供,农村今仍偶见。 二、刺绣 刺绣有挑花、架花、漏花之分,常见于裙带、鞋帽、被面、枕头等绸布用品上,花鸟人物,均入图案。代表性作品有: 状元祭塔图 图案为《白蛇传》中的一折戏,又是24孝图之一。跪在雷峰塔前的状元,正点香蜡,祭奠母亲白云仙,左站青儿。状元足后绣金瓜,显示高贵。塔底部绣桃子、佛手,中上五朵花,高悬石榴、柿子于正中。 大舜耕田图 已有百年历史。图下半部绣一耕田农夫,耕田所用牛,鼻子长而上卷如象,波澜起伏。耕夫后侧陪衬两女,端茶送饭。传说舜耕骊山之野,尧以二女为舜妻。此图像征夫妻和顺,姻缘美满。 桃柳渡江船 文化馆藏有百余年的两幅图样,出自农家闺秀手。一幅取江河平坝景,江水浪花中隐现鱼鳖蟹及水草;左边桃柳间姑嫂划船渡江,桥上两狗相逐,头向右边楼阁;中绣荷花,背衬宝塔,瑞云环绕上部画面;江中一男子乘船采莲,远望双女。另一幅取景于山涧,画面下部绣山峦,云朵飘游山腰,显示山势高耸;中部河水平静开阔,左边船上一渔翁举杆钓鱼出水,右边柳下一樵夫担柴,桃柳掩映,柳暗花明。鹿越竣岭回首望,鹤穿星际天外来。以鹿鹤同春,寓纯朴爱情于秀丽山水中。 三、社火脸谱 社火脸谱随社火传入,现流传民间不下百余幅。社火脸谱虽似戏剧脸谱,但也有不同之处。它以夸张手法,以不同的色彩图案,显示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等品格。 脸谱色分红、黄、蓝、白、黑、绿、粉、紫和金银本色。红为忠,白为奸,黑为直,黄为残暴,蓝为草莽,绿为义侠,金银色为神妖。因是哑吧戏,要人一看就知脸谱扮谁。除勾勒眉、眼、口、鼻外,还勾画出符合角色身份、性格的特殊标志,如肤色、疤、痣、皱纹、兵器、姓氏等。关羽右额画七星痣。牛皋额上画“牛”字,周仓额上画“周”字,包公脸谱比戏剧多一圆形图案,象征公正廉明如日月。脸谱形式又分对脸、破脸、悬脸、碎脸、转脸、定脸六种。对脸是两侧色块、花纹、图案相对应,适于忠勇正直人物,如廉颇、徐彦昭等。破脸为两不相对,表现刚强凶猛,如盖苏文、窦尔敦等。碎脸皱纹很多,象征性格凶猛勇敢,如杨七郎、秦英等。悬脸表现罕见凶恶、神奇,如李元霸、杨藩等。转脸是指重点脸谱外可互相代替的脸谱,如金兀术、屠岸贾等,都是红花脸可互代。定脸花纹色调固定,不能互代,如包公、阮小七、王彦章、姜维、赵公明、张飞等。脸谱色调分为红花脸、黑花脸、粉红花脸、青脸、红脸和白脸六种,眼分平眼、忠眼、残眼三种。平眼如真人,如关羽、姜太公;忠眼外眼角延长似牛眼,如尉迟恭、孟良;残眼即三角眼,周绘棱角,如秦英、黄巢。其它眼形乃此三眼变化而来。 原公镇西坝村韩忠厚、许家庙镇上街村许成新兄弟保存有家传手抄脸谱上百幅。 四、其他 纸扎 有祭奠亡魂用的纸作摆设、供品、陪葬品,如童男童女、金斗、银幡和寿鸡、纸马等;也有种类繁多的花灯、彩龙、彩船等。县城与平坝集镇,至今仍有纸扎铺。 印花布 由手工染房承染,有套色和蓝白印花两种。套色印花工艺复杂,多为枕巾、手帕、围裙、桌单等小件。门帘、床单、单沿等大件,多为蓝白底花。清代、民国平坝各乡镇染房都有印花匠人,1949年后染房逐渐绝迹。 木版年画 清代、民国,城关、原公、宝山等地有用木版套色手工印染的门神、灶爷、春帖等。今已不存。 剪纸 有以花、鸟、草、虫、戏剧人物为传统题材的;有以劳动生产、学文化、计划生育、交售公粮等为题材的;有用象征手法,表示吉祥喜庆的。如喜鹊闹梅、凤凰戏牡丹等。城关、宝山、莲花等地,擅长剪纸艺术的妇女较多。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