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元末明初,随着本县地方戏剧的形成和发展,每逢春节喜庆之际,即以社火装哑剧进行娱乐活动。最初多为高跷、竹马,以后逐渐发展成单台、悬台社火。以智果、马畅的悬台社火为最闻名于县内外。 单台(俗称“桌社火”) 以扎彩的木方桌(或条桌)为台架,选10岁左右儿童2~3人,装扮一折古典戏,如:“单刀赴会”、“三娘教子”等,置于桌上,用扁担或竹杠作支柱,紧系角色,画脸谱、着戏装,由4个青壮年男子用长杠肩抬,在紧凑的锣鼓乐器伴奏下,桌上的“角色”按剧情做动作,游街转乡。 悬台(俗称“芯子”) 分小芯、大芯、转芯。芯子由铁棍制成,曲拐处精做“扇面”或古兵器样,备站“角色”。小芯一般悬站2层,大芯悬站2~4层;转芯制作与大、小芯同,下部加曲轴和盘旋拉绳,可转动。小芯、转芯适合装扮中型戏剧,如:“四贤册”、“斩秦英”等;大芯则可装扮大型戏剧,如:“水漫金山”、“大破天门阵”等。悬台社火有的高达10米以上,装扮与单台相同,区别在于“角色”和抬者多,组装技术也比较复杂。一般选8~16岁儿童若干名,装扮成全本戏角色,由16~30名青壮年男子用长木杆肩抬漫游。 高跷(俗称“高脚”) 装扮与社火大致相同。一般选16~20岁的青年若干名,化装后分别以1~2米长带脚踏的柳木杠(又称柳木腿)紧系在小腿外侧,组成一折或一本古典戏角色,集队进行,并按剧情做各种动作。木腿在地面行走自如,有走圆场、龙摆尾、插花、跳跃、扭摆等,表演难度较大。 竹马(俗称“跑社火”,又称“地社火”) 装扮与社火相同,一般选3~4个青少年,组成一折古典戏角色在地面表演,谢村、湑水、前湾一带称为“耍灯”、“耍马”。每逢春节、灯节的夜晚,“地社火”队在各式各样的花灯簇拥和锣鼓伴奏下,龙灯开道,狮子滚翻,“地社火”出场按剧情表演圆场、插花、跳跃、“骗马”、“二踢脚”等各种动作。比较诙谐有趣的传统哑舞有“秃子顶灯”、“大婆娘点豆”等。 牛、马社火 由善骑牛、马的孩童若干,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或一本古典戏,骑在披红挂彩的牛、马背上,游动表演跑圆场、插花等。这种活动形式多在南、北山区进行。 解放前,各乡、村组织有“社火会”、专门研究和组织社火表演。每年春节、灯节为社火集中表演期。装扮讲究“箱杖”(戏衣、道具)新、“角色”准、脸谱正、扮像雅,锣鼓配套,组织严密。所选戏目以褒扬正义、鞭挞邪恶的历史剧为主要内容,融音乐、美术、舞蹈、杂技于一体,争奇斗艳,取胜为乐。民国30年(1941),谢村、龙亭、纸坊和县城东街的社火,在表演竞赛中获胜,县政府奖给锣鼓乐器等。 解放后,社火活动遍及城、镇、乡、村。每逢春节、灯节,各乡、村的社火竞赛引人入胜。谢村镇智果村的悬台社火,“叠罗汉”式高悬四层,约12米左右,以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装扮美观、艺术入时、表演生动而名噪陕南。1959年,在庆祝建国十周年文艺活动中,悬台社火《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被汉中地区选送赴省表演,受到大会嘉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社火遭禁,服装道具被焚。1978年后,各乡镇恢复社火活动。单台、悬台、竹马、高跷多次汇聚县城表演。1984年春节,全县装社火的企业和乡村有近百个单位。每支社火队都有3~5幅锣、鼓、铙、钹等乐器伴奏相随,彩旗开道,横标先导,彩龙、彩狮翻滚跳跃,腰鼓队、秧歌队轻歌漫舞,盛况空前。陕西电视台特意录相播放。次年春节,各乡社火进县城表演,谢村镇六陵渡村的高跷和龙亭镇高家沟村的竹马,表演古朴、典雅,颇受观众赞赏。1985年以后,社火逐年赋以新的内容,有宣传计划生育的“只生一个好”,有普及科学知识的“科学种田,富民兴县”,有宣传法制的“除‘六害’、惩腐恶”,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军民团结,抗击侵略”等,寓教于乐,使群众耳目一新。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