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国9年(1920),本县老艺人程海清,首次请关中秦腔艺人来县演出。18年、23年,关中晁天民剧社和汉中新汉秦剧社先后来县演出《闯宫抱斗》、《蝴蝶盃》等剧目。因唱腔道白略似桄桄戏,且演技较高,为县人所爱。此后,西安部分文化教育团体迁入县地,文艺活动多演秦腔,一些青、少年由看戏到学戏,秦腔逐渐在城乡生根。 1951年3月,洋县新民秦剧社成立,招聘秦腔演员,配合反霸减租等中心工作,排演新编秦腔现代戏《枪毙郭凯》等,深受群众欢迎。1952年2月,县人民政府接收新民秦剧社,成立洋县人民剧社,由关少武、张景义、徐德喜、梁新桂等任教师,招收学员26人,随社培训,排演传统剧目《鱼腹山》、《小仓山》、《打虎计》、《黄龙山》及现代戏《白毛女》、《血泪仇》等,秦腔成为本县主要剧种。1955年,改剧社为洋县人民剧团,招收、培训学员30人,演员阵容壮大,演出剧目增加,先后在汉中、安康、成都、广元、绵阳等地演出,得到赞誉。次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名演员程海清在传统剧《火焰驹》中扮演李母,刘泰祥在《马房杀子》中扮演陈荣,轰动西安剧坛,被授予“表演艺术家”,程还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出任常任理事。1957年春,在汉中地区第一届戏剧汇演中,县剧团演出《梅绛亵》有15个演职人员获奖,其中:青年演员梁彩霞获一等奖,齐宝琴等4人获二等奖。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剧团坚持“送戏下乡”,每年约8个月时间在农村演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禁演传统戏,剧团人员缩减到20人,道具、服装多被焚毁。1969年,剧团并入洋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只演出小型歌剧、话剧和清唱、曲艺等。1974年,撤销“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改洋县人民剧团为洋县剧团,陆续调回部分演员,并招收培训学员40人,排演《红灯记》等8个“样板戏”。1977年7月,恢复排演传统剧目,巡回在全县城乡演出。1981年12月,在汉中地区首届中、青年演员选拔调演大会上,有10名演员获奖。1984年10月,参加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调演大会,有6名演员分别获奖。1984年以后,受电视、录像的冲击,剧团上座率下降。面对新的情况,剧团在培训后继人才和下乡为群众演出的同时,增设录像放映,以文补文,提高其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