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乾隆元年(1736),皮影戏(俗称灯影)由关中传入境内,开始在白石寨演出,后流行于四郎、石槽、龙亭一带及东部山区。清代,全县有皮影戏班7个,石槽王文举灯影班,万家岭雍朝杰灯影班,先后赴汉口、关中演出,吸取弦板、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完善自身曲调,使洋县灯影腔既有弦板、灯碗腔色彩,又非弦板、灯碗腔,自成体系,形成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独特剧种。 洋县灯影,唱、白吐字归韵,以洋县方言为基础。结构完整,行装简单,5人(前首、签子、帮签、二股弦、后台)一台戏,曲调优雅婉转,表演活泼洒脱,唱词朴实风趣,行腔运调随剧中人物性格、身份、环境、感情变化,善于表现剧中人的喜、怒、哀、乐。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月琴、铙及尖鼓、扁鼓、苏钹、牙子、小锣等。民国时期,全县有灯影班26个,演出遍及汉中、安康及四川、湖北、甘肃等地。 解放后,1958年成立洋县皮影剧团,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87年,县文化馆邀集名老艺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收集传抄剧本116个,其中有清道光六年(1826)的原始本。剧目有《聚魂翔》、《苟家滩》、《青玉瓶》、《劈华山》、《月霄剑》、《葵花镜》、《磨盘山》、《王魁负义》、《雌雄剑》等。1989年,有三里河、万家岭、杜村坝、刘家咀4个农村业余皮影剧团进行演出活动,共有艺人28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