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桄桄戏解放前又称“弹戏”,伴奏音乐中梆子的音色较突出,故亦称“桄桄调”,属梆子腔系。它有自己独特的剧目、脸谱、曲调及表演程式,因而自成体系,与秦腔同源异流,是中国戏曲艺术中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据《洋县戏剧资料》考证,元末明初,本县就有桄桃戏演出活动,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具备完整的表演体系,舞台切末、行头设置和化妆脸谱,尤其在声腔运用和演出风格方面,带有浓郁的洋县地方特色。清乾隆时称“陕西南路梆子”。它以本地民间流传的“劝善歌”为基本曲调,创造出二流板。又在此基础上吸取秦腔乐曲的刚毅雄壮和川剧的柔腻风雅,发展自己的唱腔。花音情绪开朗,曲调流畅;苦音清越哀怨,如泣如诉。男女同声同调,音乐唱腔柔和,旋律简朴。主弦乐器板胡定调用“反调”为“36”弦,呈四度关系;“越调”(板胡)为“15”弦,呈五度关系;“梅花调”(二胡)、“丝弦”(京胡)和其它,均定为““52”弦,呈五度关系。打击乐分开场锣鼓、起板锣鼓、配合上下场舞蹈动作锣鼓;曲牌分唢呐曲牌、丝弦曲牌等等。唱词规整,唱、白发音化一,表演雅典,情节动人,为城乡人民所喜爱。人们赞誉“吃饭要吃麦仁甜浆子,看戏要看洋县桄桄子!”明清两代,境内先后有桄桄戏班(社)共18个,县城和各乡、镇建筑戏楼120多座。桄桄戏班除在本县演出外,还不时应邀赴汉中、城固、西乡、佛坪等县演出。以后,分支出西路桄桄戏,活动于汉中府周围各地,称“府坝戏”(解放后称汉调桄桄)。至民国20年(1931),本县先后有桄桄戏班33个,小戏(杖头木偶)班(社)38个,演出活动遍及陕南、湖北和四川。民国20年以后,因连遭自然灾害,民生维艰,除小戏(木偶)班社外,大多数大戏班社迫于生计而解散。解放前夕,仅存海兴班、治兴班、兆庆班、新民社、景福社、化俗社和湑马剧社等7个班社,有演员200多人,名老艺人40多名。其中有驰名西北的“活老旦”程海清和“艳过梁”王兴寿、“盖汉中”王长隆、“活马武”任于福、“活孙权”刘海福、“活猴王”张喜娃、“短命鬼”秦海才、“戏状元”陈洪、“铁嗓子”刘林庆、“琴声琴音”谢兴隆以及“结结娃”吴德录、“机房娃”吕明庆、“麻三列”白海录、“驴脸”陈万喜、“猪眼”田兴华等。 1951年3月,洋县新民秦剧社成立,大戏舞台上的桄桄调遂由秦腔取代。1958年,成立洋县桄桄戏木偶剧团。次年8月,老艺人李艺才、周艺寿在省木偶戏调演大会上分别获演出二等奖和三等奖。“文化大革命”中,木偶剧团被解散。此后,桄桄戏由民间业余木偶剧团演出。1984年,在省、地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县文化馆馆长陈建昌重新组织、培训青年演员18人,成立洋县桄桄(木偶)剧团。剧团设备完善,经常活动在本县城乡和城固、西乡、佛坪等邻县。1986年后,因电视、录像逐渐普及,暂停演出。 本县桄桄戏剧目繁多,传统剧目反映出的时段,由尧舜至清末;其内容,有历史剧、神话剧、民间风情剧、寓言传说剧等。陕西省文化局曾于1954年5月派员来县,邀请名老艺人程海清、邓玉林、赵洪润、徐海禧、罗泰坤等人座谈,挖掘整理出传统剧目72本,开场、过场锣鼓及各种板头曲调20余套,唢呐、丝弦曲牌简谱120余首。1959~1962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根据本县名老艺人的藏本和追忆,挖掘整理桄桃戏传统剧目651本,被其它剧种移植、上演的有300余本,有的流行全国。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