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汉剧团 (一)沿革 1956年10月,紫阳县人民委员会筹建县汉剧团,1958年4月28日正式批准成立。 1966年,汉剧团被迫停演历史剧,又无现代戏可演,经费困难而难以维持。当年12月,中共紫阳县委决定撤销县汉剧团,1名团长及7名青年演员留守剧团,由留守人员组成县文艺宣传队,其余人员调离或辞退回家。 1968年10月,县文化馆与文艺宣传队合并为一个单位。1970年9月15日,县革命委员会组建了紫阳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4年3月改名为紫阳县文艺工作团。 1979年8月,中共紫阳县委常委决定,恢复紫阳县汉剧团,定员45人,属集体所有制单位,由县财政给予定额补贴。原先一些被调走或辞退的老艺人,陆续回到县汉剧团。 (二)主要活动 1960年,先后有10人在陕西省青年演员培训班、五一剧院、陕西省戏曲音乐训练班、安康县汉剧团等单位学习。 1957~1963年间,汉剧团经常到农村巡回演出。1958年,陈定余(汉剧团第一任团长)、聂凡被吸收为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60年5月,县汉剧团被评为陕西省群英会先进集体。当年,汉剧团带着紫阳民歌剧《嫁嫂》参加全省地方剧种会演,获演出集体奖。1975年9~10月,县汉剧团被省文化局调去为全省文艺战线经验交流会演出。《陕西日报》曾以《活跃在巴山深处的一支轻骑队》为题加以报道,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他们的演出录音。同年10月1日,县汉剧团参加了西安市的国庆演出活动。 1981年11月,本团以黄群众改编的大型汉剧历史剧《清风亭》参加全省首届汉剧会演,获演出二等奖(因不发一等奖,实为名列榜首)、创作三等奖。副团长琚贻荣被推选为汉剧艺术学会委员,同时有6名汉剧团成员成为省戏剧家协会中的本县第二批会员。 “文化大革命”以前,县汉剧团上演大小剧目218个,其中现代戏29个,创作并演出现代戏5个,改编演出历史剧3个,在本县80%以上的生产大队(村)演出过,还先后两次到四川的17个县、40个集镇演 出,历时1年零8个月,其间收入用于添加、更新服装、道具。 70年代以后,紫阳县汉剧团常深入农村演出现代戏选场及民歌表演唱等小节目并先后赴安康和西安演出。其民歌表演唱《开山歌》、《汉江船工歌》被陕西电视台录放。此后,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派人专程到紫阳汉剧团录制紫阳民歌,对台湾同胞播放。 1972~1977年间,是县汉剧团的创作盛期,其间创作了大型话剧2个,小话剧2个,紫阳民歌剧4个,小歌剧1个,八岔戏1个,快板剧1个,表演唱13个,器乐合奏1个,紫阳民歌50多首。1978年和1981年,又两次到四川的万源、达县、渠县等地演出。其中由黄群众新编的汉剧《海瑞巧办胡公子》在1979年安康地区业余文艺会演中获创作二等奖。 1982年9月,县汉剧团招收新学员20名、开设有语文、音乐、业务常识、基本功4门课。次年春,新学员第一期汇报演出了《红珠女》、《三岔口》、《虎口缘》、《三对面》、《柜中缘》等本戏和折子戏。其中《红珠女》演出32场,创传统剧目场次最高记录。 第三节 紫阳民歌剧 1959年,紫阳县汉剧团决定将紫阳民歌发展为戏曲。由陈定余主持,黄群众、项楚乔、李玉成、舒群儒、熊朝清等参加创作的《嫁嫂》,于1959年3月上演。 5月《嫁嫂》一剧参加了安康地区首届专业剧团会演,一时轰动地方戏剧舞台。 1960年3月,《嫁嫂》代表地区参加全省会演,受到好评。省广播电台还播放了录音。1年中,《嫁嫂》在紫阳共演出近200场。 此后,省人民政府正式将紫阳民歌剧列入陕西地方剧种之一,并载入《中国戏剧志》。 1979年10月,县文化馆馆员张宣强创作的民歌剧《牧羊恋歌》参加安康地区业余文艺会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牧羊恋歌》多次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但这一新剧种尚未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