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以后,本县戏剧活动很活跃。剧种除古老的汉调二簧外,八岔、皮影、木偶、小场子、端公戏均有流传。在全国有影响的传统剧目《雷打张继保》(又称《清风亭》)相传故事即发生于紫阳,而且传有张继保遭雷劈之地——清风亭遗址。本世纪50年代末,还诞生了紫阳民歌剧。 第一节 百年来各地戏剧活动 (一)蒿坪河 清乾隆二年(1737),蒿坪镇的老戏台——东明寺乐楼上就有汉中“乾胜班”演出的题字。清嘉庆、道光年间,蒿坪河人杨履泰、杨金年父子倾家兴办二簧戏。道光年间,杨金年取道西安去兰州聘教,在西乡县沙河坎开办科班,着力培养汉中、兴安(今安康)等汉江流域的戏曲艺人。这些科班多在汉中、兴安、商洛、西安、四川、湖北等地巡回演出并带徒弟。故杨金年被后人誉为“陕南汉调二簧传代祖师爷”。但因杨氏宗谱未载杨履泰、杨金年父子从艺事,故此说尚有争议。 民国年间,蒿坪河一带多汉调二簧科班艺人。如主角兼司鼓裴治国、文武小生孙玉保、丑角陆重德(浑名“陆半夜”)等,在汉江流域享有声誉。但因经济落后,班社不能长驻,于是产生了业宗性的自乐社(俗称“打围鼓子”、“闹万子”),民国三十年(1941)以胡代哲、胡承叙、马孝义、邹荣孝、胡代祥等一班乡绅及青年爱好者组织的自乐社,多达50余人,观众赠其锦旗可围舞台一周,此社一直活动到解放初。 (二)汉王城 清末民初,西安的鸣胜社等著名班社曾到汉王城流动演出,对当地自乐社活动起了促进作用。 民国三十五年( 1946),陈宪章、余德胜、王文斗等倡导组成20余人的自乐社,聘请职业艺人指导或演出,多次应邀去汉阴漩涡、安康石转河、牛蹄河等地演出。 紫阳解放初,汉王城自乐社改为业余剧团,配合当时政治运动,还排演了《仇深似海》、《血泪仇》等新戏。 40年代,五郎坪一带有民间艺人李正久、任金贵等演唱八岔、小调等“拉花戏”。艺人杨开富、汪成魁在汉王城还演出过二簧皮影戏。 1967年前后,汉王城两派群众组织各成立1个业余剧团搞“文斗”,分别排演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江姐》,成为本县“文化大革命”前期派性斗争的特殊形式。 1970年修建襄渝铁路时,汉城区“革委会”又以这些人为骨干组建宣传队赴铁路工地慰问演出,戏目主要是《沙家浜》。 (三)瓦房店 客籍人在此修会馆时,大都同建有被称为“万年台子”的戏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的武昌会馆戏楼,至今保存完好。 另外,瓦房店当时庙会甚多,一年四季各种名目的庙会不断。各商帮和不同行业分别负担戏班演出费用,并且不请皮影、小戏,为大戏班活动创造了条件。这种庙会以清咸丰年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漯发之间为盛。 民国三十年(1941),出现业余戏剧演出活动,次年,当地人集资购买道具正式组成自乐社登台演出。 解放后,乡政府将自乐社正式命名为紫阳县瓦房店业余剧团,制发了徽章,添置了戏箱。他们先后演出话剧《白毛女》、歌剧《刘胡兰》、《赤叶河》、眉户《血泪仇》,以及《十五贯》、《葛麻》等时装戏和古装戏。大本头戏可演14个,上演折子戏达182个之多。上演剧种以汉剧为主,同时还演出过《游龟山》、《周仁回府》、《玉堂春》等一批秦腔传统剧目。 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到1963年3月8日止,瓦房店业余剧团持续活动达21年之久。自1978年以来,杨锡鼎、马永厚、魏其业.哈彦禄等老人,常在一起举办坐唱活动,汉调二簧在瓦房店仍然流传。 (四)洞河 洞河素有“戏窝子”之称,镇上的黄州馆戏楼上记有清末民初以来各班社到洞河演出的题字留言。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平利县发生“洛河教案”,洞河“江湖会”张少海等3人参加,张被洛河团总所杀。宣统初年,地方人士编有汉剧《反洛河》纪念他。 洞河著名艺人周老四,是大户出身,族中人不许他唱戏,将他从戏班抓回囚禁家中,并警告他再去学戏就投河淹死。除夕,周老四趁家人团年之机越墙逃走,奔往安康及湖北一带随班唱戏。后在白河挂牌演出,赢得声誉。返回洞河以后,还主持地方业余演唱活动数十年。 自清末以来,洞河常有“闹万子”的坐唱活动。民国十年(1921)前后,有自乐社出现。二十五年(1936),艺人唐安泰由平利县到洞河,召集洞河近30名艺人巡回平利、四川演出前后逾4年。 1954年,正式成立业余剧团,复原退伍军人、戏剧艺人出身的李金元任团长。演职员一般保持30人左右,多时达40多人,且绝大多数是女青年。排练过8个本戏和几十个折子戏,成为全县当时实力最雄厚的业余剧团。 (五)城关 民国二年(1913),城关始有“万子班”(俗称“围鼓子”),发起时有韩朋、张英、张树生、袁道著、吴子武、舒子安、赵习堂、柳新林等15人参加,稍后又加入部分“社会名流”。某家有婚寿、新屋落成、商号开张,都以请万子班助兴为乐。白喜事除德高望重者外拒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城关二簧爱好者杜少祥、袁岱龙、熊朝太、舒群儒、丁光明、熊朝钦、王治元、饶楚才、金家治等近20名青年,组织了“二万子”(老年人为“头万字”)。同年10月成立了紫阳县自乐社,由张雄凡、舒群儒负责,首次在仙人洞舞台挂衣演出了《营门》、《拾芦柴》、《三娘教子》、《放饭》等折戏。三十年(1941)春,正式在火场坝(今汉江河滩)开成立大会,唱戏3天。恭贺者甚多,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观众如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龚安廷父子回到紫阳原籍,促进了演员技艺的提高。同年,自乐社改名为民乐团。次年,河南籍商人杨良显任团长,不惜重金资助剧团,并一度弃商为振兴剧团奔波,为后来专业剧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业余演唱二簧的活动绝迹。1981年,由龚敬华、马章禄出面,重新组织了万子班,后来改为紫阳县城关业余剧团,排练了《墙头记》等本戏和折子戏。但后来因其他文化活动(主要是电影、电视)日盛,业余剧团活动渐衰。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