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 是用竹编纸糊之马作道具,扎在表演者腰间,作骑马状,以古装戏为基本造型,模拟传说中马的动作的一种舞蹈。 蚌壳、鹭鸶 又称鹬蚌舞,一女扮蚌,一男扮白鹭,一男扮渔翁,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蚌和鹭的道具皆用竹编、纸饰,且能活动,栩栩如生。 玩鱼 本县已故艺人张起应于40年代创编。其形式类似竹马,主要模拟打鱼和鱼在波中醉游的情态。初,一翁一鱼,后发展到一翁七鱼,伴奏时能用锣钹表现流水的意境。 叉鳖 县城社火节目夜间表演。表演时一人扮手提鱼叉、身背笆篓的渔翁,一人身背道具扮鳖。用拟人的手法刻画鳖的情态和生活习性,以及渔翁叉鳖的生浩。 玩牛 毛坝乡田梁三村艺人覃运渔、覃运让2人于1962年创编。道具是用竹、雨衣、斗篷、木棍等扎制的牛。表演时,2人伛腰立于“牛腹”之中,一人擎牛头,一人一手扶前者腰,一手操牛尾。另一人扮饲养员,表演情节是摹拟牛抵角、糙角、卧地打滚、吃草、蹦跳、蹭痒、撒欢等情态,饲养员则表演喂料、梳毛等动作。整个表演过程皆由锣鼓伴奏。 (二)地方戏曲歌舞 现整理出来的仅“地蹦子”一种。 地蹦子又叫耍絮子,多在白天沿街表演,以表现男女爱情生活为主要内容。演出剧目多是古典折子戏,音乐一般采用花鼓词调、七岔、八岔居多。有时边唱边舞,有时唱一段舞一折、动作无一 定规范,多是人物间变换场位。 另外,城关镇还有一种名为“捕蝶”的地蹦子,由4人扮演:丑角及清俊小生均身穿褶子,手拿折扇,两个身穿彩衣裤、执蝶而舞的姑娘。内容表现的是春游仕女捕蝶的生动情趣。 (三)风俗祭祀类 捉旱魃 自发的祈雨活动。1952年后绝迹。 道场 分道教、佛教两种,目的在于超度亡灵。在封建社会流行极盛,解放后受到严格禁止。但近年某些边远山村时有发生。 端公舞 一种民间流传久远且广泛的巫舞,目的是驱鬼逐疫,解放后受到禁止,但近几年农村时有“送花盘”现象发生。 另外还有祈雨的“草龙”或称“水龙”活动和祭祀亡灵的“放河灯”,都属一种群众自发的祭祀活动,现已废除。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