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剧在本县演出活动时间很短。1940年民众剧社成立后,从绥德、米脂招收了10多名学生和社会青年,从青干校调来10多名学员,请来米脂一位会唱秦腔的艾维正做老师,便开始了学唱学演秦腔剧。开始演出的主要是自编的抗战题材的小剧目,如《好男儿》、《查路条》、《药酒计》等。1942年又请来老艺人赵三娇教演历史剧,并上演了《打金枝》、《打渔杀家》、《游龟山》等剧目。1943年春,从关中剧团调来王瑞荣等10多名演员,既教又演,先后排演了《苏武牧羊》、《柜中缘》、《烙碗计》、《走雪山》、《三娘教子》等剧目,开始得到群众好评。1944年剧团改为分区文工团后,还先后上演了秦腔历史剧《梅花岭》、《三滴血》、《石达开》等,以及改编的历史剧《拳打镇关西》和自编的现代秦腔剧《大战山河镇》。此时文工团的实力已很雄厚,演员的技艺也大有提高,演出的剧目颇受群众欢迎。较有名的秦腔演员先后有艾维正、杜甫学、李正明、张醒民、郭阳庭、井秀珍、贺鸿钧等,团长杨公愚(当时叫斯曼尼)既当导演又当演员。1947年分区文工团调编为西北局文艺工作二团后,本县再未成立秦腔剧团。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