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流传的剧种主要有晋剧、秦腔、秧歌剧和歌剧、碗碗腔、道情、眉户等。 (一)晋剧 本县临近山西,受晋文化影响较深,晋剧于清末传人本县后,便一直成为主要剧种。从清末到1943年,演唱晋剧的个人戏班先后有10多家,演出的剧目皆为传统剧目,主要在年、节和庙会社火时演唱。此外还有一些能拉会唱的群众自发组织的临时“自乐班”,在年、节演唱“乱弹”。 1943年冬,绥德县群众剧社成立,演出基本上也是传统剧目,1946年剧社扩建为分区群众剧团,首先进行了“改人、改制、改戏”的三改工作。“改人”即改造演员的旧思想、旧作风,树立新思想、新作风;“改制”即改变原先个人戏班的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改戏”即禁演坏戏,改编和创作革命历史剧和现代剧。接着剧团排演了《千古恨》、《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将相和》等历史剧,得到领舁的表扬和群众的好评。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军队侵占绥德县城时期,剧团转移到山西省碛口陈家源村,为当地部队和群众演出。同年冬剧团返回陕北,为住在绥德义合一带的西北局、联防司令部、边区政府演出,得到贺龙、习仲勋、马明方等首长的好评,并决定剧团实行供给制,编制68人。1948年剧团分成一、二两团,一团以老演员为主,二团主要是新学员。经过培训,二团于次年正式出台上演,虽是娃娃班,演技不高,但演出认真,肯卖力气,颇受群众欢迎。 1952年冬两团首次赴西安演出受到欢迎。1956年夏两团合作参加全省戏剧会演,演出《打金枝》和《黄鹤楼》,《打金枝》获表演一等奖,演员任凤仙(饰唐王)获演员一等奖,李树林(饰郭子仪)、何金仙(饰金枝女)、赵友凤(饰郭爱)获二等奖,赵爱云(饰国母)获三等奖。《黄鹤楼》演员常建云(饰周瑜)、阎晓明(饰赵云)获演员三等奖。田世雄、孙德民、焦培元、雷明亮获导演和教练奖。 1956年10月绥德专区撤销,一团留绥德县,二团调往米脂县。1958年冬,剧团参加西北五省戏剧会演,演出自编现代大型晋剧《除夕之夜》和传统折子戏《斩子》获好评。《除夕之夜》剧本在陕西《工人文艺》发表,《斩子》中任凤仙(饰杨六郎)的唱段灌了唱片。1960年,该团与佳县、神木等剧团联合排戏,参加全省青年演员戏剧会演,演出《茶瓶计》,演员何金仙、赵爱云、魏林娥获青年演员奖,李东升获导演奖。 四十年佧末到六十年代初,剧团演员实力很强,行当齐全,许多艺人来自山西省各地,其中著名的有温兆霖(艺名奴子生)、田世雄(艺名红梅旦)、焦培元(艺名马武黑)、雷明亮(艺名明亮生)、任凤仙(艺名九岁红)、郭振其(艺名十六红)、高宝成(艺名戏篓子)、石金柱、李树林(艺名海卜子)、陈桂楼、萧桂英、赵友凤、何金仙、王桂林(艺名秃巴)、申高(艺名米脂红)、任兴茂(艺名铜锁子)、王其斌(艺名撒金红)、阎晓明、王玉琴等。这些名演员中,一些人的拿手好戏深受群众和戏剧界的赞赏,可谓名驰秦晋。如温兆霖在《双巧配》中扮演的凤凰和《折桂斧》中扮演的小生;田世雄在《游西湖》中扮演的李慧娘和《阴魂阵》中扮演的刘金定;焦培元在《玉虎坠》和《取洛阳》中扮演的马武;雷明亮在《长板坡》中扮演的赵云、《黄鹤楼》中扮演的周瑜和《武松杀嫂》中扮演的武松;任凤仙在《走雪山》中扮演的老家人和《捉放曹》中扮演的陈宫,等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中的老演员大多退休,中青年演员在“文革”期间主要移植排演了几本现代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等。“文革”后,剧团招收和培训了一批青年演员。1981年参加榆林地区青年演员戏剧会演时演出《打金枝》,获表演集体奖,徐小莉、马艳梅等获演员奖,何金仙获导演奖。1982年参加地区现代剧会演时演出《你看该谁去》获表演集体奖。1983年参加全省创作剧目会演时演出《抓游医》获奖旗。1984年10月,以该团为主组织了榆林地区演出团,参加山西省振兴晋剧调演,演出《鱼腹山》称誉太原,山西省文化厅奖赠了银杯,陕西省文化厅奖赠了奖旗和奖金。此后,由于老演员逐渐退休,新演员未能培训起来,加之新歌剧和流行歌曲的冲击,本县晋剧团逐步走向下坡路。 五十年代初,县城唱“乱弹”的“自乐班”发展成为业余剧团,开始演唱折子戏,颇受群众欢迎,卖油旋的霍荣亮因嗓音洪亮,唱得也较入格,被群众誉为“油旋红”,后来加入了群众剧团。进入八十年代,农村各乡镇文化站先后组建过10多家业余晋剧团,在农村演出,演员大多从山西聘请,演出多为传统剧目。 (二)秦腔 秦腔剧在本县演出活动时间很短。1940年民众剧社成立后,从绥德、米脂招收了10多名学生和社会青年,从青干校调来10多名学员,请来米脂一位会唱秦腔的艾维正做老师,便开始了学唱学演秦腔剧。开始演出的主要是自编的抗战题材的小剧目,如《好男儿》、《查路条》、《药酒计》等。1942年又请来老艺人赵三娇教演历史剧,并上演了《打金枝》、《打渔杀家》、《游龟山》等剧目。1943年春,从关中剧团调来王瑞荣等10多名演员,既教又演,先后排演了《苏武牧羊》、《柜中缘》、《烙碗计》、《走雪山》、《三娘教子》等剧目,开始得到群众好评。1944年剧团改为分区文工团后,还先后上演了秦腔历史剧《梅花岭》、《三滴血》、《石达开》等,以及改编的历史剧《拳打镇关西》和自编的现代秦腔剧《大战山河镇》。此时文工团的实力已很雄厚,演员的技艺也大有提高,演出的剧目颇受群众欢迎。较有名的秦腔演员先后有艾维正、杜甫学、李正明、张醒民、郭阳庭、井秀珍、贺鸿钧等,团长杨公愚(当时叫斯曼尼)既当导演又当演员。1947年分区文工团调编为西北局文艺工作二团后,本县再未成立秦腔剧团。 (三)秧歌剧和歌剧 秧歌剧是小场秧歌中上演的小型剧目。传统的秧歌剧有《张良卖布》、《蛮婆算命》、《摘南瓜》等。新秧歌运动兴起后,秧歌剧进行了改革创新,并搬上了舞台。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中期,是本县秧歌剧演出最盛时期。分区文工团先后上演了大量秧歌剧,如《小放牛》、《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抗属刘凤莲》、《一件皮袄》、《上冬学》、《喂鸡》、《铁柱子老常》、《无定河畔上》、《双报仇》等,同时还上演了大型歌剧《血泪仇》、《穷人恨》、《白毛女》等,《白毛女》的演出曾轰动绥德分区和陕甘宁边区。戏剧家、导演并在后期任副团长的于学伟采用系统的斯坦尼表演艺术体系培训演员,著名的演员先后有刘燕生、杜锦玉、贺鸿训、李正明、姜应宗、王丕祥、薛增录、刘燕萍等。 分区文工团调离后,绥师成立文艺班,上演了不少秧歌剧,如《四差稍书》、《红鞋女妖精》、《做军鞋》、《越捞越深》、《比一比》等,魏瑞祥、黄锡林、田生玉、白龙、李秀珍、魏吉祥、黄克莲、白秉权、叶生、张彩萍等是文艺班较好的演员。1949年11月文艺班调往延安后,绥师又成立文艺宣传队,在演出秧歌剧的基础上排演了大型歌剧《刘胡兰》,该剧及演员刘恒荣、雷飞、白应天等受到群众好评。 此外,群众剧团、县城的几家秧歌队以及业余剧团都排演了不少秧歌剧。群众剧团上演的秧歌剧有《推小车》、《拉洋片》、《秋生和秀芬》等。秧歌队以第三区(即南关)秧歌队最出名,上演的秧歌剧《赵富贵自醒》、《做军鞋》和演员梁才受到群众好评。业余剧团在演出秧歌剧的同时,还排演了两部大型歌剧《小二黑结婚》和《王贵与李香香》。 1951年8月新成立的绥德专区文工团继续上演秧歌剧,如《儿女的亲事》、《罗汉钱》、《打酒瓶》等,张玉奇、马桂林、刘恒荣、梁淑英、王前英、吕光茹等是较好的演员。第二年文工团解散,不久业余剧团也解散,绥师文艺宣传队也由于演员毕业或外调而逐渐衰落,到五十年代后期,只有群众剧团上演少数秧歌剧和歌剧,以及春节期间各家秧歌队上演一些秧歌剧。“文化大革命”期间秧歌剧和歌剧演出很少。“文革”后群众剧团加强了现代剧演出,秧歌剧和歌剧上演增多。七十年代,剧团上演的小歌剧《剪窗花》参加了地区会演,八十年代上演的大型歌剧《三十里铺》参加了陕西省调演。1987年春节期间在西安的绥德籍文艺工作者回家乡采风,由当年的原班人员重新演出了四十年代的秧歌剧《越捞越深》。 (四)碗碗腔 碗碗腔大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传入本县,它是为木偶皮影戏配唱的一种戏曲音乐。本县最早领起碗碗腔影戏班的是田家岔乡李家沟村的杨氏父子。杨氏领戏传五世,成为绥德皮影戏世家,第三世杨友亮时,一家人竟同时领过6班影戏。影戏班人数不多,五六人即可组成,每人都一专多能,唱、拉及表演都行。四十和五十年代,杨宏佑和盲艺人郝永发曾对碗碗腔作过一些改革,他们吸收晋剧、秦腔、民歌、关中碗碗腔的特点,在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上大胆创新,使绥德碗碗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碗碗腔影戏的传统剧目有《刘海砍樵》、《白蛇传》、《秦香莲》、《杨家将》等,改革后上演的新剧目有《白毛女》、《红娘子》、《逼上梁山》等。影戏主要在农村年、节和庙会社火期间演出。1955年,杨宏佑、郝永发领的影戏班参加了陕西省民间音乐戏剧调演,杨宏佑、郝永发、杨宏雄获奖,并由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64年影戏班解散后再未恢复,只有群众剧团上演少数碗碗腔小戏,1979年剧团自编自演的《钉鞋记》参加陕西省调演获好评。 (五)道情、眉户 陕北道情清涧县最有名,本县靠近清涧的一些村庄在闹秧歌时有时唱几段道情,或上演个别道情小剧。在县城也偶尔有道情独唱或联唱在晚会上演出。1959年绥德民间歌舞队赴省会演时演出道情联唱《大战二郎山》获奖。 1943年延安鲁艺文工团来绥,演过眉户小剧,此后本县开始学唱眉户,并排演了一些眉户小戏,但演唱总是不够地道。经过多年学习,才逐渐有所提高。1989年晋剧团自编自演的眉户小剧《坐月子》和《结扎小曲》较能吸引人,其中《结扎小曲》获愉林地区文化局鼓励奖。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