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陕北道情 本境道情和清涧流行的道情称“南路道情”,在本地土生土长,历史悠久,唱腔以中板慢板最多,旋律平和、沉静,故又叫“老调”。音乐曲调由民歌、说书调演变而成。主要伴奏乐器有四音胡、管子、三弦、板胡、渔鼓、梆子、手锣、小水镲等。主要唱腔分平板、十字调、七字调、一枝梅、太平调、耍猴调、中南调、凉腔调、滚白、尖板等。特点是节奏自由延长的音比较多,强弱音节交叉出现,旋律奔放热情。传统剧目有《牡丹亭》、《高老庄》、《二女子游花园》、《李翠莲大上吊》、《小姑贤》、《小姑不贤》、《灵隐降香》、《祭阳关》、《金堂会》、《挂画》、《相子算卦》等。本境道情原以业余演出为主,或在皮影戏中演唱,后受山西临县道情的影响,也有了专业演出团体。民国年间双湖峪麻坪村王宪增有道情戏班。1944年10月31日《解放日报》载:驼耳巷区共有6个道情班子,驼耳巷的最好,清光绪二十年(1894)闹起,民国二十六年(1937)有了职业班子,师家是杜一彪。佟家坬道情剧班1936年成立,1964年才停止演出。1952年老君殿镇尚家沟村马文治组织了一个道情剧团,“文化大革命”前夕始解散。80年代葛家崖村也有道情戏班。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