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国初期,驻清涧井岳秀部石谦旅长所领的秦腔戏班经常来本县演出。因石谦腿拐,故群众称其戏班为石拐子的戏。民国25年(1936),高双成出任国民党86师师长后,随带1个秦腔剧团驻榆。经常演出的传统戏有《五家坡》、《三回头》、《玉堂春》、《苏武牧羊》、《韩宝英》等。抗日战争时期,该秦腔团从西安“易俗”、“进化”等剧社招聘名角演员10多名,如名旦陆三民、王建生,名丑阎振俗、袁乃中,大净何志刚,小生杨应中、庄正中等。32年(1943)该团第1个旦角女演员杨秀英登台演出,轰动榆林城。这时期,该秦腔团人材济济,频繁演出,尤其34年(1944)城内中山堂剧院建成后,剧院几乎天天演戏。上演传统和新编戏目达70多本,折子戏80多个,秦腔戏剧在本县空前盛行。 1949年6月该国民党22军秦腔团随军起义,改编为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独立二师文艺宣传队。此后隶属、名称几经变易,1954年改为榆林专区人民剧团,调整歌剧演员,成为专业秦腔剧团,并相继招收一批青少年演员,其中有不少女青年学演旦角等。50年代至60年代初,秦腔戏剧在本县十分流行,除专业剧团演出外,如镇川、榆林城关等业余剧团都上演秦腔折子戏。这时期除演出《三滴血》、《游西湖》、《劈山救母》等传统历史剧外,还上演新编现代戏《三世仇》、《穷人恨》、《夺印》等。195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中,演员乔德福、袁乃中、陈玉龙获演员二等奖。1960年,在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中,秦腔演员王金玲、黄云霞、高万清、马青云获优秀演员奖。1964年起,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禁演古典戏,只准上演如《红灯记》、《芦荡火种》、《两颗铃》等几本现代革命戏。“文革”中,许多中、老年演员被批斗,或调离剧团。本县所留秦腔演员多改演歌剧、话剧。70年代末,被调出的中、老年演员陆续调回剧团。1978年地区剧团先后上演秦腔《八一风暴》、《三滴血》之后,秦腔戏剧在本县城乡及庙会广泛演出,且多为传统历史剧。1984年,在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调演中,新秀演员耿建华在《杀庙》中饰演韩琪,获演员一等奖,张艳丽、姜红梅在《见皇姑》中分别饰演秦香莲、皇姑,各获演员三等奖。这时期,本县榆林城、安崖、镇川乡镇亦成立过业余秦腔剧团,在集市、庙会上演传统秦腔戏。榆林城业余秦腔剧团演员多是过去的专业演员,如吴世元、胡马奴、张玉翠等,他们演技都很高,人们很喜欢看。1985年,由于境内农村群众喜欢看传统秦腔戏,县文工团只好由演歌剧改演秦腔戏,并从关中等地相继招聘导演多名,演员30多名,本年排演出《游西湖》、《游龟山》两本大戏,折子戏《断桥》、《女起解》、《杀狗劝妻》10多个。1986—1990年市文工团每年平均演出212.2场次、观众16.78万人次、收入4.5万元。1991年以来,由于一批优秀演员相继调离,加之受影视节目的冲击等,戏剧演出不景气,市文工团只能在春夏季下乡为庙会演出几十场次,亦有外地剧团来本境演出的。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