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端公戏又叫“对对戏”、“二蹦子”,是由跳神驱鬼和祈求吉祥的民间歌舞形式发展起来的。最初演员戴假面,考其渊源,与古代角牴百戏有关。数百年来,它经历了由娱神到娱乐、广场到舞台的演变过程,约在清嘉庆年间即已成型,初为一旦一丑,至光绪年间,此戏大盛,发展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其时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民国初年,峡口、大河、高川演出经常,演员多为临时搭班子,戏演毕即散,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张良卖布》、《蓝桥担水》、《余老四反情》等。 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文艺方针鼓舞下,一批文艺工作者立志将此陕南“土特产”跻身于祖国剧坛,创作出数十个优秀节目,如1960年陕西省小剧种会演,县剧团演出端公戏《双献料》、《让课》获得成功。农民作者明登文创作的《一分工》被录制唱片,并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文艺创作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东风文工团演出的《养猪场上》被选拔为陕西省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文艺会演的节目,荣获创作及演出奖,使这一土色土香的剧种得以崭露头角。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