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汉剧源流 汉剧是汉江流域的一种地方剧,安康人称二簧或土二簧。以西皮、二簧为主调,属皮簧、声腔,与弋阳、昆腔、梆子一起被称为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亦为陕西省第二大剧种。 汉剧源流,历来说法不一。一说西北土生土长;一说沛公刘邦屯汉中时,将当地民歌作军谣,后带入关中制于乐府,集秦楚乐工传唱。因别于楚乐、龟兹乐而称汉调、秦声。另一说认为二簧自关中越秦岭而流行于汉水流域,并以此为基地向外传播发展,故称汉调二簧,其声腔萌生于唐代,作为剧种,形成于明代中叶,清代乾隆年间是汉调二簧传播,发展的兴盛时期。 《兴安府志》载,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汉中孔大方领汉荣班(二簧)来安,在河街江西会馆演戏,十月,在仓夫庙扎冬班……;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月,西乡陈必三率仁丰班(二簧)来安,在黄州馆演戏;道光末年,城固宜太班(二簧、班主不详)在新城老官庙演戏;咸丰十年(1860)范仁宝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二簧)来安,在三义庙搭台唱戏,并在万寿寺、金堂寺开办科班20年之久。民国十一年(1922)凌成佑在安康集流散艺人创办同心社,于本县鲁班巷设园演戏,直至解放。 建国后汉剧事业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组建专业剧团,培养了一批人才。汉调二簧传统剧目浩如烟海,表演古朴、细腻、脸谱别具风貌,音乐曲调简朴幽雅、婉转、清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大剧种。 二、安康县汉剧团 建国前本县汉剧戏班较多,属艺人自由聚合而成,生活无保障,没社会地位,艺人被贱称为“戏子”。 1950年在安康同心社和西关自乐社的基础上,成立安康人民剧院。1951年有职工62人,经过民主改革和思想整顿,演出队伍焕然一新。1953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将安康人民剧院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拨付补助费,改由安康专署领导,增派数名新文艺工作者入院工作。并更名为陕西省安康剧院。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规章制度,添置戏剧衣箱,整顿后有演职员69人,生活待遇得到改善。1956年3月17日,陕西省文化局批准安康汉剧院为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同年9月,移交安康县代管。 1956年下半年成立安康县星火剧团,安康汉剧院交县代管后,两团合并,更名为安康县汉剧团,下分演出第一团和第二团。 1958年12月二团合并。1963年9月调整精简,演职人员由86人减为63人。1965年陕西省戏校汉剧班学员结业,分配给本县汉剧团23名,增添了新生力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封存戏箱,禁演传统剧目,剧场毁于武斗、设备被洗劫一空。1969年从鲁班巷迁入兴家仓巷,1980年改建剧场,称“安康汉江影剧院”,1983年7月31日洪水淹城,设施毁损殆尽。1980~1985年,县财政拨给剧团墓建补助经费128万元,平均每年20多万元。1987年有职工(演职员工)88人。 1956~1987年,汉剧团先后参加安康地区专业戏剧会演4次,参加陕西省会演(调演)8次,并获得奖励。 三、传统剧目发掘整理 汉剧传统剧目蕴藏丰富,本县无专业发掘机构,发掘任务主要由地区戏曲发掘组承担。据统计,汉调二簧有1138个剧目,经知名老艺人鉴别,实有688个,口述抄录644个,占89.2%。 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以历史故事为主,风格与形式既有插科打浑、情趣盎然的喜剧,也有寓意深刻、催人泪下的悲剧;有描写政治斗争的文戏,也有表现战争场面的武戏;有宫廷戏、公案戏、历史戏,神话戏,也有反映地方特色和民间生活的家庭戏;有整本和连台本戏,也有折戏或片断,还有无一句唱词的古典白话剧。特点是文戏多、本戏多、唱词多、本头大。 建国后剧团演出的汉剧传统剧目共347本,按老艺人将剧目分“三本半”的习惯,可归类为列国戏46本;奈、汉、三国戏73本;唐、宋、元、明、清戏212本:其他戏16本。其中整理改编11本。1959年由张友松、何朝宏改编的《打龙棚》获陕西省国庆十周年献礼奖。 四、新编历史剧现代剧 至1987年,汉剧团共演出移植改编剧目189个,其中古典戏84本(折),现代戏105本(折)。属剧团演职员创作和整理改编的历史剧和现代剧33个,即站花墙、碰亭、楚宫、吴三保游春、西乡擂、巴山太阳、锦上添花、打龙棚、梁红玉、密电码、拿王通、花子骂相、智破天门阵、青梅、碧树银花、路、江汉鸿雁、英雄战火海、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战地之夜、红松岩、金桔、航线、搬家、长堤风云、梅刀春秋、红珍珠、劫乱良缘、春秋配、三千八、两家人、初出茅庐、巴山女儿。 五、艺术教育与队伍培训 采用随团训练、办学员班、办戏校等多种形式,培训后继演职人员。1951~1985年,先后招收培训学生八期计130人。1951年安康人民剧院成立后,即吸收学员13人,跟班学艺。1953年更名陕西省安康剧院,招收学员8人,随团学艺。1955年陕西省安康剧院招收学生9人,随团训练。1956年成立安康县星火剧团,招收学员11人,边培训、边演出。1958~1959年,安康县汉剧团招收学生20人,随团训练。1960年8月招收学生22人,在团内戏曲学校进行文化、业务培训,学制四年。1980年6月由县计划劳动部门分给剧团招工指标30名,经选招考试,1981年录取27名,在学员班培训,学制4年。因1983年7月水灾,将学员移送西安陕西省戏校学习,1984年6月返回,延至1986年毕业。 1951~1970年,培训学员7批103名,其中留剧团工作的24人(男15人,女9人),与省戏校汉剧班分配在团的演员,构成剧团的骨干力量。为提高演出质量,剧团还多次派员去武汉、襄阳、汉中、宝鸡、西安等地观摩学习。1962年1月青年演员黄贤明,拜武汉汉剧院表演艺术家陈伯华为师,并举行拜师仪式。同年12月,青年演员王发云、陈国莲等拜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为师。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