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场子系民间歌舞,川道、山区流传较广,有独特风格。以3尺见方木桌为台、一丑一旦表演,丑角以逗趣为主,旦角以唱配合,说、唱、表、舞综合运用。丑角表演动作幅度大、风趣、诙谐、夸张,旦角表演含蓄,只占桌子一角扭摆。演唱时形成一定的组合动作,如半边月、黄龙缠腰、矮桩、三碰头、双蝴蝶等,丑角挽草帽圈,帽型繁多,新颖别致,变换异常迅速,为塑造人物,丰富表情,渲染意境起到了很好作用,演唱民间小调、花鼓子、八岔戏等。
一、小场子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汉滨区地处陕西东南部,汉江上游,区境东临旬阳,南接平利、岚皋,西连汉阴、紫阳,北邻宁陕、镇安。区域介于东经103度30分至109度23分,北纬32度22分至33度17分之间,全区总面积3643平方公里,辖46个乡镇办事处,801个自然村,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拥有93万人口的农业县,是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安康军分区机关驻地,是安康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小场子所在区域恒口镇(旧名衡口),位于汉滨区中西部,越河自西向东穿镇而过,源自秦岭腹地的恒河由北向南至此汇入越河,恒口因此而得名,宋代设镇,恒口镇距汉滨区政府24.5公里。恒口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网密布。川道丘陵均在海拔450米以下,最高处为镇南10公里凤凰山大东山,海拔1362米。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度以上,年均降水量856毫米左右。早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就已创修千工堰,引越河水灌田千亩,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五熟,是汉滨区稻谷、小麦、油料的主要产地。境内交通便捷,阳安铁路横贯东西,316国道与恒紫、恒叶省道在镇中交汇,东西南北皆为通途。越河在历史上有小舟往来于汉阴的涧池与安康之间(载重约5吨),恒口是其主要码头,到上世纪50年代才逐渐废弃。古镇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富庶的产出和兴盛的文化氛围,正是孕育小场子这种独特民间舞蹈艺术的肥沃土壤。
小场子主要分布在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及周边的大同镇、五里镇、流水镇、大河镇为最盛;广泛分布到毗邻的旬阳、汉阴、石泉、紫阳、白河、宁陕6县。
二、小场子的历史渊源
小场子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和安康其它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一样的演变过程,即唱民歌—打围鼓(赛唱)——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如八岔戏)。安康本是民歌之乡,妇孺皆能吟唱“赛家什”(即打击乐比赛),“打围鼓”(有敲击有歌唱的艺术活动形式),古已有之,常常一“闹”就是几个通宵,这种艺术活动形式至今仍在安康两山地区流传。恒口居民主要由明清以来的移民组成,尤其是清乾隆中期(1773年—1774年)两湖移民大量涌入,促成了恒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当时这里“……月河潆洄于其中,川土沃美水利最盛,于谷宜稻宜梁亦宜麦黍,岁收倍它乡,水经柱黄壤沃衍者也。士人亦好礼敦诗书,故世家旧族麋集鳞次,县学生员约得十八盖,彬彬然有诗礼风......”(《安康县志》卷九.建置第二上)。与此同时,恒口会馆庙会文化繁盛,建于此时的会馆庙宇有十五座之多,且其中九个都建有乐楼,会馆、庵观、寺院活动四季不断,民俗、节庆活动需求巨大,正是相对繁荣的经济和旺盛的文化需求及南北文化的交融,为小场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条件。于是,在“打围鼓”的基础上跳了起来,舞了起来,唱起了故事,演起了人物,扮妆上了八仙桌,形成了今日独特的小场子。小场子一经形成,到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已趋成熟,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达到鼎盛。据调查,当时恒口、五里一带各种演出班社近30个,其中多数班社兼演小场子,盛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其后因屡遭天灾兵祸,城乡百业凋蔽,小场子也随之衰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是小场子空前兴盛的年代,艺人们在政治经济上彻底翻了身,艺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有关部门派出了文艺工作者帮助艺人们进行加工整理并搬上了舞台。1954年,小场子艺人张广明、李志连配对参加了安康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获得了二等奖,同年,张、李二人代表陕西省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并荣膺奖章。1954年底,中央民族学院将李志连接进北京,教唱小调和草帽花,为时半年之久。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小场子在艺术和内容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也使小场子的影响更加广泛,后来由于极左路线干扰和社会动荡,小场子也就一蹶不振了。上世纪80年代“民舞集成”期间,上下齐心,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对小场子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老艺人也倾囊相授。小场子集成选进了省和国家卷。十多年来,汉滨区一方面尽力扶持民间仅存的5—6对组合,尽可能地给予演出和活动机会,使之能保存延续下来;另一方面,专业文艺工作者将小场子经过改造反复加工锤炼,使小场子成为精品节目,久演不衰,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汉滨区正在积极筹备出版小场子全部资料使其得以长久流传。
三、小场子的基本内容
小场子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以抒情叙事见长。年节、喜庆或昔时的庙会娱人娱神都能见到它。在不到一平米的方桌上,一丑一旦和着轻柔欢快的锣鼓伴奏,载歌载舞,或倾吐儿女恋情或敷演故事传说;说、唱、逗、捧、蹦、跺、颤、扭,无不起落有致,绘形绘色。值得提及的是元宵灯节小场子演出时的情景,在村镇场坝或农家小院,八仙桌周围四盏明亮的大纱灯挂在四竿翠竹顶端,由人高高举起,稍尖还留着青翠的竹叶,既能照明又是装饰。其夕,月光如水竹影婆娑,轻歌曼舞灯火通明,此情此景常使观众如痴如醉。庙会和事主家的灯场是小场子活动的主要场合。 小场子演出程式是:闹台打毕之后丑角上场,说一段诙谐风趣的“溜白”,唱花鼓请“阴坡”(旦角),旦角上桌后二人在锣鼓伴奏中走“圆场”、“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舞蹈组合,然后二人对唱“拜场花鼓”,意为问候观众拜请同行关照的谦和之辞。接下来又在花鼓长板锣鼓中走“拐子撒金钱”、“绞花剪”、“半片月”等动作组合,根据事主情况唱几段即兴花鼓就转入“正戏”,按唱本的要求演唱八岔戏小调或花鼓调,主要是以说唱为主,仅在锣鼓间奏中做些即兴舞蹈,结束时照例有一段“落场花鼓”给观众作以交待,最后随着长板锣鼓做与开始相似的舞蹈组合,小场子演唱不动丝弦,伴舞托腔全凭打击乐伴奏。表演必须在方桌上进行,这种老式方桌大者边长不过二尺八寸,小者只有二尺四寸,可称“方寸之地”。在这样的桌面上,两个人不但要说唱,还要蹦、跺、颤、扭,是十分不易的。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山区农家场地狭小的环境,照顾观众防止拥挤;另一方面如果艺人功底欠佳,技艺不高,恐怕也不会擅作此举的。1959年,名艺人李志连、张广明在安康为中央文化部钱俊瑞副部长做汇报演出,曾将桌子的一半位置放块大石头,他们二人在另一半空间里照演不误,方寸之地的小舞台在艺人的脚下变成了广阔的天地,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叹不已。常唱的曲目有《大反情》(又名上竺山)、《小反情》、《要嫁妆》、《站花墙》、《蔡鸣凤辞店》、《东楼记》、《西楼记》、《吴三宝游春》、《韩湘子渡林英》、《白扇记》等二十余本,也演唱一些花鼓小调如《十条手巾》、《五更》、《长工苦》、《十对花》等,这些唱本绝大多数是描述男女爱情故事、民间传说和劳动生活中的轶闻趣事。演员的服饰各地都大同小异,丑角有俊扮,也有在鼻梁处抹块“豆腐干”的丑扮,短衣便服。旦角为花旦装束,使用的道具都是右手持彩扇,左手拿手帕。而丑角的道具则是区别风格特点和师承关系的重要标志。如本区流水、大河镇一带的丑角,手上的道具就是腰带,一招一式要大带;五里镇一带的丑角手持折扇,有的还持大蒲扇上场舞动。道具独特、影响较大的当数恒口镇以李志连为代表的一些丑角艺人,他们手拿去顶镶边的草帽圈,演唱时这种草帽圈拿在手里做虚拟道具使用,舞蹈时挽成各种帽花戴在头上作为头饰起美化作用,更多的时候是挽成各种形象的帽花戴在头上,诙谐逗趣,为活跃舞台气氛塑造人物服务。三十多种花样转身即变,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引起观众极大兴趣和轰动,专家发表文章赞李志连为“耍草帽花的魔术大师”。
四、小场子的基本特征
小场子自18世纪70年代形成以来,流传至今近300年历史,这期间虽经风雨磨难,但仍然顽强的传承到现在,生机勃勃,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1、从唱民歌—打围鼓—小场子、地蹦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八岔戏等)形成了安康民间艺术链,而小场子正是这链条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2、小场子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舞蹈程式、特殊的表现方法,演唱着人们十分熟悉的地方小戏和民歌,还敷演着特有磁力的爱情故事,并能完美地将这些精彩元素熔炼在一起展现在观众面前。
3、小场子与其它地方歌舞相比较,有三个明显差异,即:八仙桌面上跳舞、歌唱、演故事,绝无仅有;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一套动作向三个不同方向重复表演而丝毫不露痕迹,不多见;丑角耍草帽圈,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4、小场子轻装简行,最大限度适应城镇农村环境。艺人平时在家务农,遇事主相邀便约一至两对“一合手”前往。他们既无固定的班社,也无专设乐队,更不需繁重的衣箱笼杖,只随手提个装有衣服头饰的小包袱便可登程,对场地也不苛求,农家的堂屋、院坝空地均可。由于打击乐鼓点节奏规整,由二至四小节构成,易记易传,所以每到一地便有不少热心爱好者搬来锣鼓敲打起来就能演出。
五、小场子的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小场子演唱不动丝弦,故锣鼓乐器在小场子中占有重要地位。锣鼓队通常由7人组成,常用乐器有柿饼鼓、苏锣,苏钹、小锣、马锣、二五子、云锣等,乐队构成看似简单,但凭借其细腻的鼓点结构、柔和的乐器音色和特殊的敲击手法,完全能使整个舞、唱、演、奏紧密连接起来,丝丝入扣。在整个伴奏过程中,钹实际上起到了音响指挥的作用,因此这一特殊音响指挥的演奏者,不仅要熟悉鼓点和舞蹈,还必须具备用音响作指挥的能力。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