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曲,也有“江湖”、“秦曲”、“西府曲子”之称,是流传于本区的主要地方曲艺。相传自秦都雍城宫廷内流入民间,明清时极为盛行。它以弦乐伴奏,演员坐唱为表演形式。有“平弦”、“月弦”两种曲调。平弦即“高调”,又称“小宫调”,韵味委婉缠绵;“月弦”即“正宫调”,又称“大宫调”,风格激昂奔放。曲牌有80多个,曲目题材多为民间传说、历史演义,也有自其它剧种移植改编的剧目片断。虽有演出脚本口授流传,但演员亦可触景生情,插科打诨,借题发挥。明清以来,区内三官殿的“清曲”演唱闻名遐迩。继之,太平堡、敦仁堡、晏家庄、上马营、东岭村也有民间艺人组成的演出班子。这些班子成员志趣相投,聚散方便,以自乐为主。农村中婚丧嫁娶,年节农闲,常以演唱清曲典礼、自乐,逢古会也延请清曲班助兴。 1949年后,这一民间艺术活动得以重视。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搜集整理了100多个传统曲目,也有艺人开始给伴奏加以打击乐器,将坐唱形式改为演员化妆的舞台演出。1959年,著名清曲艺人赵子勤、杨森演出的“王妈问病”,参加省民间文艺会演,获演出一等奖。“文化大革命”前后,清曲演唱销声匿迹,大有泯灭之势。1978年后又复苏活跃起来。1983年,区文化馆组织“清曲观摩调演”,并将部分曲目录音,整理为文字脚本。老艺人杨森、青年艺人李明还创作了新曲目“妇女生产忙”、“计划生育好”。到1987年,本区陈仓、长寿两乡有“清曲”队10多个,演唱人员100余名。 1949年后,除专业剧团在区内演出外,农村的民间秦腔戏班转为业余剧团。石油机械厂、市面粉厂等企业也组织了业余剧团,演出秦腔、豫剧。这些由农民和职工为主要成员的业余剧团,演出现代戏和传统剧目。50年代演出活动频繁,几乎每年均举办调演、会演。“文化大革命”开始,古装戏禁演,学校、工厂、农村的所谓“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破土丛生。演出像“打倒走资派”、“老俩口学毛选”、“造反有理”之类的歌舞节目。随“样板戏”的普及,一些“样板”剧目也被业余文艺宣传队搬上舞台。1970年,“宣传队”逐渐解体,业余文艺演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学大赛”、“工业学大庆”为核心内容的节目。1976年,区文化馆组织了秦腔、豫剧两个业余演出队,恢复演出传统古典戏。观众云集响应,轰动一时,此后3年间演出了40多个剧目,100多场次,观众达10万人次之众。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业余剧团遂无形解散。 1970年,全区举办职工文艺会演,石油机械厂创作演出的话剧《志气歌》获奖并参加宝鸡市调演。1971年陕棉12厂创作演出的话剧《展宏图》,获奖并参加市上调演。 1971年,区文教局文化馆在西街小学组建文艺班,招收40多名学员,一面读书,一面学习器乐、歌舞,时隔一年对外演出,深得嘉评。1976年文艺班创作演出的歌舞剧“找水源”,参加宝鸡市调演。同年文艺班应邀去武功机场为罗马尼亚外宾演出,赢得赞誉。文艺班由于学员初中毕业,主持人马成会调离等原因解体。但它为市文工团输送了一批人才,部分学员安置到陕棉12厂当工人,成为业余文艺骨干。 区职工业余音乐会和中小学歌曲比赛经常举行。1975年8月,本区在市体育场举办大型音乐会,参加演出人员和观众达万人。1980年东仁堡小学获省和全国音乐比赛优秀奖。1983年本区参加市农村歌曲比赛,获第一名。负责本区音乐歌舞的文化馆干部韩兆旭,1981年出席省民间音乐会。《音乐》杂志1984年以《可喜的成绩,可贵的精神》为题,载文赞评韩兆旭热心辅导、扶植、组织群众音乐歌舞活动的事迹。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