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舞蹈 建国初,陕北秧歌舞传入境内,学校、农村兴盛一时,此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文化被扭曲,机关、学校、工厂、农村人人学跳“忠”字舞,演出“造反有理”、“打倒走资派”之类的歌舞节目,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四人帮”粉碎后,舞蹈活动重新获得生机,活动开展得既广泛又活跃。少儿舞蹈内容丰富,动作新颖,西飞二小的双人舞《采槟榔的小姑娘》在1989年西安市举办的舞蹈比赛中获二等奖。中老年舞蹈活动,驻区单位开展较好。西飞公司、试飞院、603所等单位,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有上千名中、老年人有组织地开展跳迪斯科舞、扇子舞、舞剑等活动。青年人多以交谊舞、迪斯科舞为主。为适应这一形势,1986年始,在一年一度的“红五月音乐会”中增加了舞蹈节目,将舞蹈活动又推向一个高潮。每届音乐会都有10多个新编舞蹈出现。西飞公司排演的舞蹈节目以创新为特点,备受青睐。1987年,区文化馆举办的阎良区“保险杯迪斯科舞大奖赛”,有62名选手参赛,比赛三场,分别于空三校俱乐部和影剧院进行预赛和决赛。此次大奖赛提高了迪斯科舞的表演水平,也为文化部门与企业联办群众文化开辟了新路。1992、1993年,文化馆先后举办两届“建行杯”交谊舞大奖赛。经过筛选,有30对选手参赛,比赛6场,两万多人观看了表演,大赛精彩、热烈、紧张有序。首届大奖赛由屠文华、解丽、曹秀兰、张军领、张淑萍、张胜利三对选手分别获青年组、中老年组、区属组第一名。虞春平和仇志坚在第二届大赛中夺魁,这对选手曾于1989年12月获西安市第三届交谊舞大赛第一名;1990年5月在陕西省首届青年交谊舞大奖赛中获特别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