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
汉调二簧
经研究认定,汉调二簧形成较早,各地其他皮簧声腔剧种都与之存在渊源关系,它对川剧、徽剧、京剧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近年来,汉调二簧观众锐减,经济上出现困难,不断走向衰落,专业剧团纷纷解散,目前仅剩下安康汉滨区一个剧团还在维持演出,而且这个惟一的剧团也正濒临解散的危机。在此情势下,有必要大声呼吁,应该尽快对这一古老剧种进行抢救和保护。
申报遗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汉调二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调二簧
从安康流传的“二簧出自蒿坪河”的民谚可知,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串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
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汉中二簧
汉调二簧
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簧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二十年前后,还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张清寿(人称“活灵官”),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跟班又代培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调(汉中为汉水上游,当地俗称上河)二簧。张清寿死后葬于镇巴县城东北角,其弟子于坟侧修建“灵官庙”一座,庙内有张的塑像,成为后世汉中艺人祭祖之地。光绪年间(1875—1908)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等汉调二簧班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